兵部尚书一职空缺,自然会引来千百人争抢。这是朝堂要职,虽不知殷澈为何舍得放了这个职位的人,但是眼红着这块肥肉的人自然大有人在。
短短几日,走关系的,送礼的,那可是络绎不绝,当朝丞相有四人,文丞相二人,武丞相二人。管理官职人员调动的吏部自然都快被踏破了门槛,而管理吏部的丞相,便是杨羽正。
不过短短两日,带着贵重物品敲丞相府大门的,已经数不胜数。明争暗抢的更是不少,虽说谁人都知杨羽正是殷澈的人,因为掌管吏部,让殇王殷澈不仅大限度拉拢,还娶了杨羽正的孙女冷如尘。但是,杨羽正办事向来倒是让人落不到话柄,也算是公事公办的,于是,不仅仅是那些觊觎这个职位的大臣,就连皇后和太后,都前后送了礼。
买谁的面子,如何买面子,这倒是了一大难题,旁人坐在一旁看好戏的也是少不了的。官职只有一个,可不能开罪的人却很多,平日里和杨羽正过不去的其他丞相倒是乐了。
就在兵部尚书这职位拉开争抢讨论的第四天,皇帝张口便问道:“羽正呀,这兵部尚书的职位,你可是有了人选了?”
一句话问出,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着杨羽正的回答,举荐尚书,皇帝虽心知杨羽正辅佐的是殇王,可也明白,这一代忠臣的名号也不是白说的。
杨羽正不卑不亢,恭敬行礼,道:“回皇上,老臣几经筛选,特向皇上举荐老臣的恩师扬煞道人公孙万的得意门生姬胤柯。此人也是公孙万前日飞鸽传信举荐给老臣的。”
皇帝微微皱眉。公孙万,这个名字虽好久都不曾出现在朝堂之上,可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有这样一号人物。当年夺江山时,几经生死,多次已陷入无法挽回的绝望境地,如若不是公孙万的出现,出谋献策,恐怕这大阳的江山该是别人的囊中物了。
皇帝是极信任公孙万的,刚建朝时,他几度请公孙万做丞相一职,却都被他断然拒绝了,理由便是他不喜官场尔虞我诈,归隐山林更是自在。可是皇帝并不死心,多次亲自登门到访,请求公孙万出山,最后公孙万被磨得没了办法,便向皇帝推荐了另外人选,并保证此人定会助他守护大阳江山,绝不会让他失望。
后来,皇帝退而求其次,接纳了公孙万的举荐之人,可不曾想,此人却是人才,在这江山社稷中,助他数次脱离困境,此人便是杨羽正。
而推荐了杨羽正后,这二十年来,公孙万再不曾举荐过任何一人,也不愿多见外人。这个姬胤柯倒是让人有所耳闻的。二十年来,只有他是经过公孙万亲手栽培,就连生活杂物也不让他经他人之手栽培,也算是得意门生了。
只是听说这姬胤柯年纪尚轻,虽然是公孙万培养出来的,也不知究竟能否胜任。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对于公孙万突然的出现和举荐表示震惊时,殷澈上前,淡淡道:“父皇,儿臣反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