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殇,第四卷:秦宫惊变——孤注一掷
第四卷:秦宫惊变——孤注一掷
秦军一路势如破竹,魏军节节败退。呦观昶晓蒙骜率军一路攻城拔寨,连下魏国二十余城。从兵力而言,魏国并未劣势,而且国内雄关要塞无数,但是很显然魏国有兵无将,魏国统兵的将军实在无法和蒙骜相比,军令滞后,治军松散,魏兵根本毫无斗志,短短2个月里,被蒙骜斩首的魏军足有十五万之多。
攻入魏国腹地之后,蒙骜采用分兵之策,兵分两路一齐向大梁进发,王齮的五万大军已经成功攻下上当,正在南下,届时三路大军在大梁城下会师,合围大梁!只要攻下大梁魏国必灭!
蒙骜原本打算让次子蒙恬单独领一军,但是嬴政却硬是把这一路的指挥权抢了过来,嬴政想着要给桓齮更多的表现机会,他一心从军,但是到目前为止却依然每次更在自己屁股后面,长此以往难以建立功绩,嬴政有心提拔桓齮,在军中培养出一支自己的势力,这次的良机当然不能错过。通辑小邪妹
桓齮也确实没有辜负嬴政的期望,他作战勇猛,处处身先士卒,一路上魏军可谓闻风丧胆。
“桓将军,又被你攻破一城!我太祖父实在太埋没人才了,早该让你领兵的。早让你领兵,三晋早已归秦。”桓齮提着魏国守城将军的人头回营了,嬴政上前笑着说道。
“太子折煞末将了,如果没有太子的信任,末将焉有今日?”桓齮倒是很知恩图报,把一切都归功到了嬴政的知遇之恩上。
“本太子何功之有,为国举贤是理所应当的。”嬴政笑了笑。
“太子,赵国那边有消息了吗?”樊於期问道。
“有!信陵君要带兵救魏了!赵王已经拜信陵君为上将军领十万赵国精锐,星夜驰援魏国。”嬴政有些无奈,信陵君原本在自己计划中是绝对不可能救魏的,起初嬴政想得不错,魏国无可领兵大将,魏王并未考虑信陵君这个当初违逆自己王命的逆贼,但是可恨的是魏王是个老se.魔,他的宠姬如姬是信陵君的红粉知己,枕边风一吹,把秦军之所以胆敢攻魏全都归结于信陵君不在魏国,这倒好,魏王竟然信了,星夜派人去邯郸召回信陵君。凰惊天下:至尊小毒妃
信陵君也没逃出嬴政的估算,他让魏使吃了闭门羹,更在自己府外高挂一把长剑,以此警告门客胆敢为魏国做说客者,立斩不赦。信陵君这几年背井离乡的心酸可是他人能理解的,魏王招之则来,挥之则去,自己当初有功于三晋,落得个被驱逐出魏国,有家不能回的尴尬境地,如今有难了,想起自己了,但是能退了秦兵,难保反复无常的魏王不会再度算旧账。所以信陵君很坚定,坚决不回魏国。
这样正中了嬴政的下怀,但是......嬴政千算万算没算到,让信陵君最终回心转意求赵王救魏的最大功臣其实就是自己!还记得当年嬴政在邯郸信陵君府的门口为了救一个酒鬼,和信陵君府的家丁大打出手,还狠狠训斥信陵君的事情吗?没错,最后说服信陵君救赵的就是那个酒鬼,人称薛公。这个当年嬴政“引荐”给信陵君的老酒鬼,从信陵君的祖宗宗庙下手动之以情,“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即公子之能养士,致天下宾客者,亦借魏力也。今秦攻魏日急,而公子不恤,设使秦一旦破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纵不念其家,独不念祖宗之血食乎?公子复何面目寄食于赵也!”豪门巨星
一番话说得信陵君泪流满面,当时就立刻进宫面见赵王,请求赵王发兵救魏。赵王也做了一个顺水人情,赵魏两国唇亡齿寒,且天下诸侯都在看赵国的行动,赵国动,则天下动。赵国救魏,必然可以促成天下合纵之势,信陵君曾经救赵,如今他要救魏,赵国正好可以借此还了这个人情。
信陵君此人场留邯郸也不是长久之计,他不是赵人不能重用,但是他又对赵国有恩,又不能赶他走,他留在赵国大量吸引贤士投奔于他











![反目成仇[快穿]](/cover/7/7312/7312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