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殇,第四卷:秦宫惊变——太子督军
第四卷:秦宫惊变——太子督军
蒙骜领兵十万,出函谷关,直奔太原而去。呦观昶晓蒙骜用兵如神,战法虚虚实实,令人无法捉摸。死在他手中的三晋名将不下数十名,提到蒙骜的大名,三晋士兵无不胆寒。
太原赵国驻军不过六万,以太原为中心的河西之地驻军几十万都不成问题,赵国只驻防了六万军队,可见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兵力衰竭地有多严重。而且燕赵大战之后,赵国虽然在廉颇和李牧领导下取得了大胜,但是付出的伤亡也不少。按理说以几乎两倍的兵力进攻,纵然太原易守难攻,以蒙骜的手段,也应该轻松取胜才是。
但是战事已经进行了三个月,蒙骜损兵折将,依然不见胜算。赵军虽然也损失惨重,但是依然没有弃城的打算,这么打下去肯定是两败俱伤。因为守城的正是赵国第一名将廉颇!廉颇和蒙骜两人用兵旗鼓相当,而且作战经验丰富,杀得难解难分也在情理之中了。超宠大师
赵王此次下的决心不小,从在邯郸的细作传来消息,赵王又增兵三万支援太原了。
此次请战攻打太原的是蒙骜没错,但是向赵国开战则是嬴政提议的。如果败,嬴政难辞其咎,所以太原必须要打下来!秦国王庭上,以韩夫人、夏太后为首的韩系外戚不断施压,提出太原就是一个泥沼,秦国不能越陷越深,应该及早撤兵。
但是如果撤兵,就意味着秦国输了,嬴政输了!吕不韦此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力排众议,简直可以用独断专行来形容,他一方面力挺嬴政,支持蒙骜继续打下去;另一方面,压住张唐一派要求换将的提议。
太原之战已经变成了一个赌局!胜,嬴政对姬冰的承诺可以继续顺利进行,自己在秦国的威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巩固秦国太子的地位;败,就给了韩夫人一党乘机发难的口实,动摇自己的太子之位,让成蛟有机可乘。匪蝶gl
赵国增兵,秦国既然要继续打下去,那必然也要继续增加兵力,支持蒙骜!秦王打算派遣五万援兵支援蒙骜,但是关于这五万援兵的主帅问题,朝堂上陷入了激烈争论。张唐为首的一派,武将众多,几乎是秦国半数的名将,而嬴政吕不韦这边,能用得上的只有王氏将领,以王翦为首的王氏将领多被分配在边关驻防,王翦更是驻守在武关,武关与楚国接壤,纵观天下诸侯,不谈战斗力,但是兵力能和秦国抗衡的只有楚国,楚国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国君,国君心性多变,对秦的政策阴晴难料。
太原战局已经陷入僵局,秦国很可能在太原战场投入大批兵力,楚国似乎有心乘火打劫,在武关附近的边境秘密屯兵,如果此时把王翦调走,恐怕楚国会乘机攻打武关,得不偿失。
又是一天朝议,关于援军主帅的问题,已经拖了三天了。嬴政原本预测这一天也会是一样难分高低的一顿乱吵,什么都解决不了。但是谁知道朝堂上有了新提议,有人提出嬴政为督军主帅,将兵五万支援蒙骜。提出此建议的正是张唐,那就意味着这个谋略是韩夫人一党的核心决策权讨论出来的对策。他们提出这个并不难解释,他们普遍不看好太原之战,算准了太原之战必败,所以所幸让嬴政带兵支援,这样如果败了嬴政的责任会更大!爱在晨光熹微时
但是没想到吕不韦竟然同意了!吕不韦是一位天生的豪赌客,他当初赌赢异人“奇货可居”,他赌赢了,赢异人真的做了秦王,他也因此一朝得势,如今权倾朝野;刚开始他既然选择支持嬴政开战,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赌了,就不在乎赌得更大一些!如果太原之战胜了,那嬴政可以凭借此战的军功,巩固太子地位,而成蛟一派也会因此大受打击。
两方吵得如火如荼,谁也没问当事人嬴政是什么意见。嬴政突然被传唤到秦宫大殿,跪在大殿里,看着周围茫然了,他尽可能从群臣的只言片语中了解情况,很快就推测出了韩系外戚和吕不韦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