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帝京城。
一大早就锣鼓声响起,帝京城中一片热闹,午时城门鞭炮大放。
而帝京中上元节一般有三日,三日间当今皇上除了要沐浴斋戒外,还要向上天祈福保佑大元王朝风调雨顺日益繁荣昌盛。
街道巷口皆是人来人往,各处酒馆饭馆铺子生意都不错,就连平时赚钱不多的摊贩在这几日也能赚到些钱,所以格外忙活着。
坐在皇宫中安然看书的古长生,小脑袋瓜早就神游出去了,听见宫内鞭炮丝竹声音齐响,可怜巴巴的望向同样在看书的古尘烨。
“父皇,就许了孩儿出去吧,孩儿想去寺庙里给父王求一道平安符。”
古尘烨放下手中的书,无奈,这些年来他事事亲力亲为照顾儿子,倒是被磨出了足够的耐心。
抬眼瞧了瞧外面的天色,起身走到长生的书桌前,摸着面前那小脑袋瓜。
“晚膳后再去,这个时辰你且先看书,如何?”
“嗯,孩儿乐意之至。”古长生扬起了一个人畜无害的笑意,拿起了平日里看的书,似乎想起了什么。
“听宫中下人提起,父王的武功无人能敌,尤其是剑术,可是父皇怎不教孩儿?”
“父皇政务繁忙,你若是想学,可以让莫祁教你。”
“莫叔啊,好,父皇,儿臣一定跟莫叔好好学。”
古尘烨不经意看了说话小孩儿一眼,“你可知学武功,用来做什么?”
古长生摇脑袋表示不解,稚嫩道,“父皇请说。”
“父皇今后可以教你武,但你要记住,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用你右手的剑,保护好你左手怀中的人。”
古长生把这句话牢牢记在脑海中,虽然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点头道,“好!儿臣谨记。”
父子二人沉默看书半晌后,古尘烨才放下手中的书籍,打开抽屉,拿出了一卷装裱极精细的丹青画轴,缓缓打开。
一玄衣衣女子靠着雕花木椅立于画上,身旁梨花飘落,容貌绝俗,灵气逼人。
古长生见此,小身子往前探了探,“孩儿跟娘亲生的真像。”
“嗯。”古尘烨看着长生扬起的小脸,想起往日,悲从心来。
见此,长生懂事的安慰,“父皇您别伤心了,娘亲要是知道您不高兴,她肯定也会伤心的。”
古尘烨心中一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长生虽说才三岁,其实是很想要有娘在身边。
“走吧,父皇带你出去透气。”
“父王可是带孩儿去宫墙外面?”长生试探性问着,兴奋不已。
“嗯。”
……
帝京,白府。
天色极好,阳光适宜,宁墨白看了两个时辰的古书,着实有些疲倦。
在槐树下的软塌上斜靠着闭眼休息了片刻,悠然想起了白锦,不用睁眼也知道那丫头跑出去玩了。
错综复杂的街道上繁闹非常,白锦拿着一包香甜桂花糕点吃着,胡乱逛着东看西看,路过一家牌匾为玉福阁的金店时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看了几眼。
“小姐整日里戴着那素雅的木簪子,不如去买个好看的簪子给小姐戴戴。”
拿着糕点吃着走进了这装饰华丽的金店内,里面皆是穿戴富贵的女子,一些还有丫鬟跟随。
白锦随意看着,见面前摆放着玲琅满目的金玉物件,花了眼,都是些金银首饰,配不上她们小姐那般风华气度啊。
猛然看见一堆明晃晃的金饰旁边摆放着一支水滴横状的白玉簪,细看之下白玉之中还透着一缕血红的妖冶红莲。
面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正合她意。
“店家,这根玉簪我要了,还请你包起来。”
那招呼客人的店家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年人,听见又有生意了,笑的合不拢嘴走过来。
见面前这蓝衫女子打扮也不算差,似乎也是个大户人家的丫鬟。
“姑娘真是好眼光,这自然生成的血玉簪子本店仅此一只,可以说帝京再也找不出这般巧夺天工第二支了。”
虽然知道这店家吹牛的嫌疑比较大,她心中也是颇为满意的,如此也算是没有白出来一趟,不然小姐只当她就会玩儿。
“行,我买下了。”
店家谄媚笑道:“姑娘请稍等片刻。”
“慢着。”身后一女声阻断了店家的动作。
白锦循声转头看去,只见一身着水红轻纱,内搭月白金线绣花,云髻边珠翠金钗的窈窕女子领着身后两个丫鬟走了过来。
前面小姐模样的女子雪肤琼貌妆容细腻,一派大家闺秀的气貌。
“这簪子我要了。”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凭什么?是我先要的。”
虽眼前这女子却是难得一见的貌美佳人,想起她们家小姐,眼前这女子却是显得俗气难耐,与小姐比起真真是难以望其项背。
那掌柜见此美人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位小姐,本店还有许多精致贵重的首饰……”
“什么样的金玉首饰本小姐都看见过,唯独差这血玉红莲簪子。”那掌柜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这貌美女子打断了。
“姑娘,买卖东西总得分个先来后到吧?”她白锦虽是在漠北长大,常年混迹军营没读过多少书,但也是讲理之人。
“大胆!我家小姐看上的东西那轮得到你。”那女子身后的丫鬟却是先出言怒吼了。
那貌美女子抬手打断了身后丫鬟的话,毕竟周围还有众多来往的人,她身为堂堂刑部千金,为此丢了面子可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