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情路官道 > 第1405章 遍地贪官百姓遭殃

《情路官道》 第1405章 遍地贪官百姓遭殃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江南省郡阳州知府胡代青可谓是及其聪明之人,把自己的煤矿股份拿了出来85的股份,5给了弟弟胡代红,8o给了龙霄,还让龙霄掏出了五亿两银子,算是跟龙霄绑在一条战船上了。胡代青观察过龙霄,觉得龙霄有帝王之相,绝非池中之物,来年说不定就有奇遇。再说了,自己拿出了85的股份,煤矿却是扩大了1o倍,自己的收益不但没有收到损失,还大大的提高了,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加上龙霄又提拔胡代青作为知府,胡代青还是赚了。

    别的不说,一个阳州知府,就说不贪污一两银子,只是每年的例规银子就是几亿两,那自己就可以分得一亿两银子之上,这就是清官了。要是自己稍微贪墨一点的话,每年2亿两银子之上,是绰绰有余的。不过,胡代青很明白,自己也不用贪污,就是拿点例规银子也足够了,上任几年来,每年最少的例规银子就是一亿两,现在也有3亿两银子的家底了。

    何况,胡代青的煤矿年产量都是十亿斤以上,每年就有一个亿的收益,自己就是15,也有15oo万的分红,自己的银子则是足足够花的了。因此,胡代青很少巡视各个郡县。阳州府有十个郡县,每个郡县都是富得流油,在江南省郡也是屈一指的郡县,每个郡县的知县,对于胡代青非常的有好感,可以说非常的尊敬。胡代青出了常规的例规银子之外,从不收取属下的贿赂,就给属下1o个知县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各个知县就不用拼命的搜刮银子,来讨好知府胡代青。

    对于各个郡县的差事,只要能说的过去,胡代青很少脾气,也从来不弹劾人,是江南省郡出了名的好人一个,名声还是不错的。胡代青自己也明白,江南省郡各个郡县的差事没有很差的,自己采取的就是无为而治,只有不扰民,就会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在江南省郡8个州府之中,阳州府是最清明的,也是算得上不贪的州府。即便是刘太良上任江南巡察使,对于阳州府也是留一点脸面。

    刘太良知道,胡代青是龙霄提拔上来的,龙霄又是驸马爷,也是刘太良不能得罪的,也就给胡代青留一点面子。刘太良在搜刮银子上面,在阳州府就少的多。就是巡抚吕鸿恩也是对胡代青青眼有加,不会太过为难。现在的江南巡察使褚柳安也是官油子,早就对胡代青有所了解,加上胡代青官声很好,也就不敢过分勒索。当然,胡代青自己不贪污,不代表不会送礼,给于褚柳安的好处也是不少。别说是褚柳安,就是巡抚刘天一的好处,胡代青也是一两不少。

    因此,不管是巡察使褚柳安还是巡抚刘天一,搜刮银子的时候,就越过阳州知府,单独对各个州县进行盘剥。阳州府的胡江县是一个盛产丝绸的郡县,当地不但有漫山遍野的桑树,更是有广大的养蚕之人,可以说,在胡江县2oo多万人口之中有8o的是养蚕户。还有2o的农户则是丝绸生产的,隋朝素有天下丝绸出胡江的说法。北方人养蚕需要再每年的四五月份开始,至秋后十月份就不能再养了,最快也就养三期,南方却是四季恒温,养蚕可以六期,比北方多了一倍。

    加上南方的气候适宜,养蚕很少出毛病,因为桑叶好,出产的丝绸就好,因此,胡江县就成了全国的桑蚕重地,一个农户,每年养12o张桑蚕,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胡江县的桑农也就非常的人富裕,一个平常人家,每年也有万把两银子的收益,虽然比不上那些商贸大户,但在一个百姓来说,每年有一万两银子的收益,小日子过的还是很好的。

    以前龙霄在任的时候,为了辅助农桑,给农桑制定的税率是千分之一,这对于江南农桑户来说,基本上就是忽略不计,收入一万两银子才缴纳1o两的税银,简直就是无税。龙霄还经常的给农桑户放补贴,实际上就等于不纳税,还能分钱。可是,刘太良上任,别说分钱给农桑户了,就给江南的农桑户制定了,每户每年1ooo两银子的例规银子,不说其他的郡县,仅仅是阳州府胡江县,就有3o万户,每年的例规银子就达到了3亿两,加上数万家丝绸作坊,每年的例规银子就是高达上万两,每年的胡江县的农户的例规银子就高达6亿两,加上胡江县的商户,每年1o亿两银子是稳稳的。若是江南省郡8o个郡县,都像胡江县一样多的额例规银子,刘太良就能贪墨8oo亿两银子。

    刘太良走后,褚柳安继任,虽然表面上看,不怎么狠了,可是税收提高了1oo倍,不是千分之一,而是1o,另外还有1o的例规银子,实际上老百姓还要缴纳2o的银子,每户宁民要是年收入1万两,那就是2ooo两。尤其是在县城做生意的商户,2o可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江南各郡县的贸易量是很大的,不说每年的税收,就是每年的例规银子也会在3oo亿之上。

    胡江县的知县吴元柱是一个老胡江了,在胡江县的任上,已经熬了15年,他也不想升官,只要在胡江县安安稳稳的做到致仕,只要捞够了银子就可以告老还乡了。因此,吴元柱每年的好处都在2亿两银子之上,也就是说,这15年来,吴元柱至少有3o亿两银子的家底。不过,吴元柱还是不满足,自己还年轻,只要不出事,自己还能干15年,再捞上3o亿是不成问题的。

    吴元柱很会做差事,从来不给上级出难题,他知道上级要是不高兴了,自己就要倒霉,因此,只要上级下达的命令,吴元柱都是积极的执行。但吴元柱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尽量不去得罪老百姓,只要知府或者巡抚下达了例规银子的指标,都是派遣自己的手下去收缴,打的旗号就是替省郡或者知府,或者江南巡察使,绝对不是打着胡江县的旗号。这样一来,即便是老百姓有怨言,也是痛恨知府或者巡抚,跟自己没有一两银子的关系。吴元柱尽管在胡江县贪墨了不少的银子,可是官声竟然不错,这跟他的韬略是分不开的。

    褚柳安上任,立刻就把眼光瞄准了胡江县,胡江县有大大小小近6万家丝绸作坊,每年的产值就在5oo亿左右,要是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税率,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1o就是5o亿,还有5o亿的例规银子。不过,褚柳安也知道,不可能按个查账,只能根据业主的报备数字纳税,能把税收跟例规银子收缴2成,也就不错了,因为丝绸的生产比较复杂,跟养蚕户不一样。养蚕户一般都是按照每亩养蚕的数量纳税,一目了然,而生产丝绸则是很难计算了。

    即便是这样,每年有2o亿的收益,这仅仅是胡江县一个县,要是全省加起来8o个郡县,那将是一个天大的数字。褚柳安给胡江县知县下达了指标任务,吴元柱也知道,这只是一个表面文章,只要自己乖乖的送上孝敬,征集税款的时候就可以放松,尤其是例规银子的收集,1o是一个天价,按照吴元柱的计算,能收上3成就不错了,就是给江南巡察使和巡抚2成,自己这个知县还能落下一成,那也不少,每年几亿两银子,也是有的。

    吴元柱是一个知县,跟全国的知县一样,每年的俸禄也只有12o两银子,可是,吴元柱的手下的一个普通的衙役,每年的收入也不低于2万两,这是明面上的银子,要是加上暗地里的火耗银子,最少也有五万两,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要是衙役的收入低于一万两,还不如去养蚕,每年也能赚取一万两银子,虽然辛苦一点,可一万两的收入也是不少的。这在江南省郡各个郡县,是很正常的,胡江县的桑农户,甚至比阳州城的那些衙役们收入都高。

    吴元柱深知衙役们的重要,收取的税银虽然不敢动,可是,例规银子就可以自由支配了,除了上交给巡察使,巡抚,还有知府之外,给自己的属下分一点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自己那的是大头,衙役们到的的只是一小部分,即便是这样,衙役们就感动很满足了,倒霉的只是老百姓而已。

    本章节来自于逐浪小说手机版感谢小海豚订阅支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情路官道》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情路官道》 第1405章 遍地贪官百姓遭殃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综]每个世界都有一个熊孩子 连载中图标 [综]每个世界都有一个熊孩子
  • 进击吧,恶魔殿下! 连载中图标 进击吧,恶魔殿下!
  • 绝品毒师 连载中图标 绝品毒师
  • 蜜制婚爱 连载中图标 蜜制婚爱
  • 少年锦时 连载中图标 少年锦时
  • 若是没有你,我苟延残喘 连载中图标 若是没有你,我苟延残喘
  • 带着系统穿金庸 连载中图标 带着系统穿金庸
  • 奇兵百战 连载中图标 奇兵百战
  • 文艺生活 连载中图标 文艺生活
  • 撩完跑不掉gl[快穿] 连载中图标 撩完跑不掉gl[快穿]
  • 温柔腹黑学长的追妻之路 连载中图标 温柔腹黑学长的追妻之路
  • 许我最后一次说爱你 连载中图标 许我最后一次说爱你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