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无数飞禽飞向不死火山,走兽一脉也纷纷向麒麟山靠拢。而海底龙宫,龙母也令龟丞相敲响四海钟,召集水族将士。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时之间,洪荒愁云惨淡。祖龙凰祖也是大打出手,东海之上,火焰煊天,玄冰千里……大劫,到来。
就在大劫劫气翻滚之时,最早受到感应的却是洪荒玉琼山紫霄宫内,一位紫袍老者,老者就是忽然睁开了他那万年不变的眼眸,老者鹤发童颜,满面愁容,微微摇头:“善哉!善哉!此劫过后,便是老道道统光大之时,只可怜这亿亿万生灵性命了,罪孽,罪孽!” 缓缓起身,手持龙头拐杖,“是时候定下道魔之分了”,望向虚空。远在亿万万里之外的魔祖,似有所感,“是时候了,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能破得了我的诛仙剑阵 ,哼”。继续打坐修炼,吸收着大劫之气。
“你败了”,鸿钧老祖双眼平淡,无有喜悦悲哀,仿佛胜负与他无关似的。魔祖死死的盯着鸿钧,眼神中有不甘,有愤怒,也有佩服。 “我败了,哈哈,我败了……天道,你何其不公……大道在上,以吾之躯,化作天魔之界,以吾神魂立下天魔一族,自此,道魔两立,道消魔涨”。鸿钧脸色难看至极,不料魔祖如此狠辣,死到临头,还给自己来这么一手。
随着魔祖道陨,三族族长稍微清醒了些,看着因自己争斗而破碎的洪荒,尤其是西方大陆。三人忽然悟了天机。
“天道在上,洪荒天地之初,我龙族狂傲自大,贪欲横行,夺天地气运,造成洪荒西方破灭,万灵陨落,天地哀号,我祖龙愿以我残躯,化身东方镇守神君,永世镇压东方气数,愿天道佑延我龙族气运,佑我水族修士”
“天道在上,洪荒天地之初,因我凤凰族争夺天地气运,造成洪荒天地破灭,万灵陨落,天地哀号,我凤凰愿以我残躯,化身南方镇守神君,永世镇压南方气数,愿天道佑延我凤凰族气运,佑我飞禽族修士”
“天道在上,洪荒天地之初,因果交缠,天地大陆破灭,万灵陨落,天地哀号,我白虎愿以我身躯,化身西方镇守神君,永世镇压西方气数,愿天道庇佑苍生” “天道在上,洪荒天地之初,因果交缠,天地大陆破灭,万灵陨落,天地哀号,我玄龟愿以我身躯,化身北方镇守神君,永世镇压北方气数,愿天道庇佑苍生” 正在大家以为天道誓言结束的时候一个令人意外的声音响了起来:“天道在上,洪荒天地之初,因我麒麟族争夺天地气运,贪欲横行,造成洪荒天地破灭,万灵陨落,天地哀号,我祖麒麟愿以我残躯,化身中央镇守神君,永世镇压中央大地气数,愿天道佑延我麒麟族气运,佑我走兽族修士 随着五方神君归位,同时代表着开天辟地第四次劫数过去了,只闻天空无云而闻滚滚雷声,震动洪荒,轰隆隆巨响八十一声,太阳太阴双星,大放光芒,照亮无量世界,周天星辰随之突然涨大,道道粗壮的星光光柱笔直而落,遍撒无量星辉,云霞蔚然,聚拢成云,遍撒甘霖,滋养洪荒万物!
紫气东来,如同紫色蛟龙腾云驾雾而来,虚空延展,一片高贵紫色,瑰丽灿烂!空中有无数金花虚空显化,飘零而落,又有无数天女虚影手持乐器,吟唱渺渺仙音,清越飘扬;再有无数飞天丝带飘逸,飞舞云端,妙舞阵阵,此时哪怕天魔妙舞亦难飞天及其万分之一!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铺天盖地的玄黄功德之气如同瀑布流水,滚滚而下,汇成一股玄黄之色的洪流洒向洪荒,其中小的五道冲向五方神君,五方神君见之,纷纷做出对天祈祷之态,显得神圣而不可打断! 玄黄洪流如同浴室喷头浸湿五方神君之体,使其通体金华璀璨,周身皮肤慢慢退去,祖龙感应东方先天甲乙木之气,成就先天九爪青色苍龙,摇头摆尾,手持龙珠,乙木之气缭绕,头仰星空,口中传出轰隆雷霆之声吼,显得尊贵庄严非常,落入东海归墟当中,一面东海归墟,一面镇压东方气运,凤凰感应南方先天丙丁火之气化身先天九色南明朱雀,于虚空中翩翩起舞,飞舞九天,全身燃烧着熊熊烈火,鸣叫着飞舞,双眼顶住天地之火,飞入不死火山之中,镇压天南不死火山,祖麒麟感应中央先天戊戌土之气,化身一头玄黄麒麟,此麒麟身上散福禄之气,双眼注视着大地,镇压洪荒地脉,梳理地气,西方白虎感应西方先天庚辛金之气,化身玄素庚辛白虎,咆哮在那西方,双眼闪烁这光芒看向大地,镇守西方魔气之源,守护西方剩余灵脉,最后北方玄龟感应先天任葵水之气,化身蛇龟之象,呈玄黑色,为玄龟,亦是玄武,双眼中流露出黑色气息凝望这四海,归入北冥镇压四海水汽,北方气数。五方神君纷纷化入天地,平日隐而不出,虽然无有无量神通,但是拥有功德无量,成就天地果位,虽不及混元圣人,但也是近乎不死不灭,得以享尽人间香火! 最大一股 ,随着大劫结束,鸿钧胜利,直直落入鸿钧老祖灵台。盖因定下正邪之分,功德无量。鸿钧回了玉京山,不过百年,紫霄宫内,一位紫袍老者端坐蒲团之上,头顶一片庆云,足有百亩方圆,此时庆云上只有云光一团在不断翻滚,周围隐隐无数天女执掌乐器花篮,演奏天音,洒下花瓣,更有祥云朵朵,霞光万道,瑞气千条,金莲遍地,龙凤和鸣之声,一时间可谓是:云气冲霄霞光照,瑞气横贯仙音妙,飞天妙舞龙凤鸣,金莲遍生天女洒。 随着老者顶上庆云云光之内玉碟徐徐旋转,良久,老者徐徐睁开双目,自言自语道:“吾道成矣!”此话一完,四方天边狂降灵雨,紫气东来三万里,亿万瑞气结合先天灵气,化为朵朵莲花从天降,开启洪荒万千生灵之灵智,同时浩渺仙音阵阵传来,威压洪荒万物匍匐在地,叩头不已,同时万兽齐鸣,庆祝天地间第一位圣人出世,从此天地有序,纲常大成,万物自有道生,不再浑浑噩噩,所以自然的就是普天同庆,天地同喜。 同时一个浑厚淡然的声音响彻天地:“吾名鸿钧,于玉琼山中修行万千元会,今日执掌天地教化之神器——造化玉牒,成就无上混元道果,修成不生不灭体,万劫不磨身,号混元圣人,当为天地之师,代天传道,千年后,我于三十三天之外,玉琼山,紫霄宫开讲混元大道,有缘者皆可前来听道。”言罢,只见一股肉眼可见的玄黄功德之气凝聚,好似洪流一般滚滚而下,径直投向玉琼山紫霄宫,浩大功德金轮自玉琼山升起,照耀天地四野,宇宙五方,同时日起日落三百六十五回后,那浩瀚威压才缓缓散去。。 最后洪荒众生灵只觉一座仙山福地,一座辉煌的大殿形象出现在识海之中形成,此山此殿正在缓缓升起,飞向三十三重天外,而众生的身体却不受控制的匍匐在地,跪拜天地之间第一位混元圣人道场移驾。
女娲,伏羲,烛龙看着鸿钧的气势,心知他已经到了混元大觉金仙境界,心中暗自苦涩。
千载光阴对于女娲等人而言只是转瞬即逝,随着鸿钧讲道的日子接近,洪荒无数大能之士纷纷动身,或是腾云雾,或是灵兽引路,或是宝车相随,一时之间,只见洪荒上空各种祥云飘荡,或色呈七彩,或呈火红,或呈金鳞,或呈青云,不是又有万千灵兽齐聚驮负得道仙家,正是麒麟瑞兽祥云聚,仙鹤飘逸得道真,时见龙虎托神人,凤凰拉车亦常见,仙家妙手自不凡,八仙过海显神通。 不过这三十三天之外的紫霄宫可不是随随便便任何人都能去得了的。不说那天地屏障之外的混沌之气,就说三十三重天之间夹层当的九霄神雷和三十三天罡神风,就使得无数金仙筹措不已,寸步难行,毕竟若是无有妙法灵宝,那么在无法护身,难保周全,更何况,鸿钧圣人更实在其中演化出各种幻象,一个不好,就只能落得个道心不稳,法力逆行的下场,到时候恐怕不仅进不了紫霄宫听道,还有可能损毁道基,这种种困难不知道困住多少大能,天数如此,没有福缘,怎么聆听混元大道,强求之下,反是取死之道。 盘古正宗,三清道尊凭借自身道行高深,配合默契,轻易过关,只见三人一拍脑门,老子五气凝结成庆云,三朵红莲绽放,道道紫气垂下护住周身,而元始天尊之庆云一经显现,就见五彩毫光,垂珠璎珞,万朵金花,络绎不绝,金灯琉璃,点点滴下,如檐前滴水不绝一般,最后的通天道人倒是煞气冲天,五气结成青色庆云,约亩田大小,上有五条白浪来回冲刷,后又垂下如同五条丝绦,护住周身,道道剑气纵横,于三人前破开层层九霄神雷和三十三天罡神风,哪怕外面电闪雷鸣,风刃攒飞,依旧牢牢的挡在五气庆云挡住,丝毫进不得身。紧随着三清道尊其后的却是各方神通者,只见女娲伏羲化作黑白双蛇,摇头摆尾之间,混沌破碎,世界化生,一应地风水火化作丝丝玄黄造化,铸就一条鲜花异草铺地之道路。太阴元君带着嫦羲羲和,周身太阴元磁神光带动五行玄气,化作一道遮天华盖,挡住一应混沌。太一祭出混沌钟,护住自身与帝俊,三花五气不见,却是只闻道道钟声响起,钟声所过之处,九霄神雷和三十三天罡神风刹那止,自行消磨,显然难以抵挡至宝之威,稳稳的让出一条路来,比起太一的霸道,后面的群仙又是一番场景,只见这边镇元子写手红云道人,头顶一颗人参果树,手持天地胎膜,道道黄光青气缭绕,任那九霄神雷和三十三天罡神风风吹雷打,那边冥河道人脚踏莲台,万千红莲滋生,朵朵莲花扶持,瞬间冲过九霄神雷和三十三天罡神风封锁 众人冲过九霄神雷和三十三天罡神风的封锁,来到紫霄宫门前,只见两个粉雕玉琢的童子,一个明眸皓齿,柳眉轻盈,瑶鼻朱唇,一个丰神俊朗,棱角分明,神采飞扬!两人见得三人前来, 忙说道:“鸿钧老师有请,各位道友请进!”最先到来的三清三人倒是微微颔首,脚下却是不停,依次步入紫霄宫 三人一进入大殿,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扑面而来,气息中充斥着缕缕道韵,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天道意境,让三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后见那三寸高台之下,有六个明黄蒲团,呈一字排开。三清非寻常人,自然清楚其中必有玄机,不待多想,就是抢先占据前三个位置。 随后,浩浩荡荡的人群一一涌入,最终女娲在伏羲的帮助下占得第四个蒲团,而伏羲亦是在帮助妹妹取得一个位置之后,而错失良机,无缘作为,后面第五个,第六个纷纷被接引准提取得。 如帝俊太一,曹开马健等人,不得不屈居第二排。太阴元君坐在伏羲身侧,感觉到一道火辣的视线盯着自己。转眼看去,看到曹开一脸怪异的看着自己和女娲,知道他在想什么,毕竟他也是昔日人皇,自己的跟脚他清楚的紧。
“大帝,多年不见,陛下风采依旧” ,太阴元君微微笑道。 曹开被这一声陛下给叫回了神来,不禁有些尴尬,毕竟这么盯着一位女神,那是极不尊重的,一时之间,竟无话可说。像是知道曹开的尴尬,太阴元君转过脸来对马健淡淡一笑,“天君多年不见,越发俊逸了”,马健本就生得唇红齿白,被这么一说,忙摆摆手,红着脸道,“娘娘莫要取笑,远远不及娘娘风采”,这番调笑过后,三人之间气氛更加缓和。 旁边的帝俊太一,甚至是三清接引准提等人听着太阴元君等人谈笑风生,心中暗生疑窦,不知道这太阴元君口中的陛下究竟是何许人也。而旁边的羲和嫦羲却是看着帝俊二兄弟暗自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