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走后
赵政站在窗前凝视院外朝阳冉冉高升
“是吗?”
裴矩轻摇折扇,神色似笑非笑,语调轻柔而充斥着浓浓的蛊惑性,似要诱惑世人堕入深渊……
赵政这才抬眼认真打量这个从第一次见面就似乎要极力拉拢自己意味不明的天之骄子。
俗话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细数历史的年轮,从来只有千年的世家,而没有千年的王朝。而在这时光沉淀下遗留下的东西就是这些世家最深沉的底蕴。九品中正制由来已久,历经数朝,其中盘根错节早已无法轻易撼动。虽如今隋帝清明,推崇科考,屡次举用寒门子弟,然而放眼整个朝政要位,几乎都被这些世家,之子全部占据,就是偶有几个遗漏,也不过是些无足轻重的位置罢了。若想动摇,谈何容易。
当然,这并非就是说完全没有好处,至少,比起寒门子第这些世家子确实优秀的多,倒也不是什么天赋问题,而是,这个时代朝代更迭,战乱频起,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史书典籍这种东西也就显得格外的珍贵,平常人家便是偶然机缘巧合之下得一本启蒙书籍都是件值得供奉起来千恩万谢的好事了。自然,寒门子弟便是天赋再高也是毫无无用武之地;而世家则不同,他们自小便会被家族宴请名师教导,君子六艺更是必学课程,自小的熏陶,广阔的眼界,家族的人脉让他们与寒门之间划下一道天堑。
而裴矩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举一动都带着无可挑剔的优雅,端看他面容并非如何俊朗,甚至说得上是普通,然而举手抬足间姿态天成,眼波流转中涌动着一股说不出的韵味,引人瞩目。
“那不知侍郎可有会有负于令尊厚望。”
“自当竭尽全力。”
“难道以侍郎之才就仅想止步于了吗”
“那依大人所言”终于有了些许波动,挑了挑眉,试探道。
“自然是,家国天下,万里河山……”
这句话拉长了尾音,似有未尽之言
果然
“比如说…”饶有兴味的停了停“吐谷浑。”
“吐谷浑。”似是有些讶异,赵政重复低喃。
“难道赵侍郎从未想过”
“从未想过不,自然是想过的…”
“大人。”
“何事 ”
“是否要用早膳”
嗯 这才抬眼看去,原来已是旭日高升
“呈上来吧”
“喏”恭敬退下
。。。。。。。。。。。。。。
“臣有本奏。”
“爱卿请讲。”
“ 今大隋天下定安,军马充足……而西域自古便是我国领土……臣请奏陛下派出使臣出使西域收会吐谷浑,恢复我大隋国土,扬我国威……”
“臣附意……”
“臣附议”
“臣附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