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婆子第二天下午来了谢家。
收到消息的谢妍意外了下,边走边问彩霞:“怎么这个时候挑丫头,娘有说什么原因吗?”
“奶奶没说。”彩霞摇着头:“只让我来告诉您一声。”
好吧。谢妍心道,反正到了就能知道答案,也一样。
松涛院里头,路婆子领着四个小姑娘站成一排,脸上赔着笑,对谢二奶奶说道:“二奶奶,真是不凑巧。我这边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就只有她们四个了,您先看看。要是不满意,我下回再来。”
这话说得着实客气,谢二奶奶露出了笑容。
她心里明白,和路婆子没有关系,这次完全是自己要人要得急的缘故。
遂笑道:“那就说定了。过些日子,你手头又有人了,就再领来让我瞧瞧。”
路婆子老脸登时笑成了一朵菊花,忙应道:“是是,您放心。下回啊,我一定多带几个过来,让您好好挑一挑。”
谢二奶奶笑着点头。
正说着,谢妍走进了院子。她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中间的四个小姑娘,统一的青色棉布短袄,下配黑色裤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她笑了下,暗道,果然路婆子生意好不是没有理由的。
谢妍看人的工夫,路婆子也看到了她。
带着笑容,路婆子迎上前跟谢妍打了个招呼:“姑娘好啊!”
谢妍回了个笑,道:“路大娘好。”
十一月的济阳已是有些冷了,谢妍身着一件浅桃红色对襟长褂,搭配着素色裙子,浅笑嫣然,整个人犹如盛开在冬季的明媚春花,几乎让路婆子看得愣住,不由在心中感叹,谢家的这位二姑娘,的确生得一副好相貌,也不知以后便宜了那位小郎君去。
忍不住便赞道:“姑娘的模样,真是越大越好看了。”
听得此话,谢妍微微偏过脸,面上泛起了一层浅浅的绯色。
这时,谢二奶奶开口说话了,声音里带着笑意:“你别夸她了。这孩子啊,脸皮薄得很。”说着招了招手,又道:“妍儿,过来,来挑个丫头。”
谢妍走到谢二奶奶的身边,小声道:“娘,怎么这会儿挑人?”
谢二奶奶握住她的手,笑道:“你身边得用的丫头只小娟一个,太少了。你看看这四个,若有合意的,咱们就买下来,不合意的话再说。”
就因为这个?谢妍心底有点儿不大相信,但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答案,只得掀起眼皮,朝前面的方向望了过去。只是,还没等她看个清楚,路婆子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还愣着干什么,快给姑娘请安问好。”
她话一说完,四个小姑娘齐刷刷跪了下来。口中道:“姑娘安。”
很明显,这是来之前路婆子教的规矩。
看着跪倒在脚下的小姑娘们,谢妍的眉头几不可见地轻轻跳了两跳,但随即快速掩饰住了自己的表情。淡然道:“起来说话吧!”
谢二奶奶想使眼色已经来不及了。她本来想把这些小姑娘多晾一会儿时间的,这样,也可以观察观察她们的反应。
不老实,不守规矩的人,绝对不能要。
四个小姑娘站起了身。谢妍说道:“你们不要都低着头,抬起脸让我看看。”
娘既然让自己挑,那就挑一挑吧。
她说这话的时候,路婆子略带紧张地抿了抿唇。虽然时间紧了点,带来的人少,但其中有两个还是很不错的,是自己本来准备往石家那边送的,想来应该能叫谢二姑娘满意。
谢妍看得很快,四个人而已,再说她也没想着认真看。只一会儿工夫,她就转过身又走回到了谢二奶奶的身边,低声道:“娘,我看好了,没有合心意的。”
路婆子听得睁大了眼睛。
谢二奶奶也是一怔,问道:“真没合心意的?”
谢妍重重点了下头,脸上坚定的表情让谢二奶奶看得无语了好一会儿。
“好吧,没看中就没看中吧!”谢二奶奶惊讶之余也有点小小的失望,说道:“我倒是觉着左手边第二个挺好。”长得白净,眼神也够沉稳。
路婆子一直竖着耳朵听母女俩的对话,闻得此话,赶紧走上前说道:“二奶奶眼明心亮,看人是这个。”大拇指翘了起来:“不瞒您说,您刚指的这一个,可是学过字的呢。”
“她学过字?”这倒是少见了。谢二奶奶被路婆子的话挑起了兴趣,道:“你叫她过来,我问问。”
小姑娘不紧不慢地走到了谢二奶奶面前。
谢二奶奶和气地问道:“你叫什么?”
“回奶奶的话,我叫赵红。”
“多大年纪了?”
“十十三了。”
谢二奶奶似笑非笑朝路婆子投去一记目光,道:“哦,原来你有十三了啊!”
路婆子尴尬地缩了缩脖子,心说,谢家二奶奶的耳朵可真好使,这都听得出来。没错,这孩子今年还没十三呢,要过了年才满。
张张嘴想要解释,谢二奶奶已经问了下去。
“哪儿人啊?”
“原先住在桃花镇上。”
“桃花镇”谢二奶奶神色微变,这地听着有些熟悉啊,等等,秦素娥母女之前住的不就是桃花镇吗?失神了片刻,谢二奶奶眯起眼,状似不经意地道:“桃花镇,离咱们这儿倒是不远,我从前还去过。你们那儿,王姓人家很多吧?”
“是的,王姓在镇上是大姓。”
谢二奶奶唔了声,掉转头,突地对谢妍道:“妍儿,你看她怎么样?”
“啊?娘?”突如其来的问题令谢妍怔愣了好几秒后才明白过来。敢情娘这是看中了人家,想叫自己同意的意思?
好吧,那也只能同意了。谢妍点着头,有点无奈地回答道:“娘,四个人里面,的确数她最好,留下她也是可以的”
算了,多个丫头就多个丫头好了。难得娘喜欢。
谢二奶奶满意一笑,目光接着移向路婆子,说道:“好,就她了,你说个价吧。”
路婆子已经笑得见牙不见眼了,觉得总算没白跑这一趟,笑道:“二奶奶,您是老主顾了,我也不来虚的,这个价如何?”说完,伸起了三个手指头。
三十两,不贵。谢二奶奶迅速应下:“成,那就这样。姚妈妈,你领路大娘进去画契打手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