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林佳琪就偷偷爬了起来,还顺手把人家的马牵走了。官兵们折腾了一整夜,这会儿也累了,终于都回去了。林佳琪骑上马,准备出城。她刚到城门口,便呆住了。只见城墙上明晃晃的贴着九张大头像,这几张像虽然画的不太好,但她还是认出来了,有一个是自己,另外八个是百灵他们。她在心里暗暗叫苦,可是已经走到这儿了,若是此时掉头往回走反而会惹人怀疑。她咬咬牙,心想:算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走一步算一步吧。
她的马被拦下了。不光是她,每个出城的人都要受检查。
“下马检查!”军官在命令她。林佳琪从马上跳下来。军官走上前,锐利的目光在她身上扫过。林佳琪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面不改色心不跳。
军官打量了半天,没看出破绽。又问:“你身上有酒味,喝酒了吗?”
林佳琪哑着嗓子说;“昨天晚上和朋友聚会,喝了不少酒。今早因为要赶路,没时间换,让军爷见笑了。”
军官又问:“要去哪儿?”
林佳琪说:“回老家,盛京。”好在她没说沈阳。看来她的历史没白学。
“盛京人?怎么没有行李?”
林佳琪一惊,然后故作难过的说:“不瞒您说,昨晚儿我就差没把自己这身衣裳也给输了。”
“没出息。”军官嘲笑了她两句,见后面来的人越来越多,便没再跟她多说,让她走了。
她翻身上马,终于逃了出来。
紫禁城内,乾隆皇帝听说顺天府的大牢被日月会劫了,龙颜大怒。立刻下旨全国搜捕逃犯,并痛骂李胜民。这还不算,当他听说随日月会反贼一道走的还有那个被自己送去的林佳琪时,是又惊又恼。惊的是他没想到林佳琪竟会是日月会的人,恼的是他居然让一个反贼在自己面前呆了那么久,还跟她说了半天话,结果还没发现她是刺客。
永琰和永璘被叫到了御书房他们跪在皇帝的龙案前,心中各自捏了一把冷汗。皇帝缓缓地说:“昨天晚上顺天府大牢被日月会劫了,五个犯人跑了出去,永琰的朋友就是其中一个她是用洋枪打死官兵的,这么说来,她在见朕的时候也一直带着枪呢"
永琰的冷汗刷地冒了出来。他抬起头,说:“皇阿玛,她,她应该不是日月会的人。都怪儿臣疏忽,没有发现她带着火枪"
乾隆怒道:“她不是日月会的反贼,那日月会的人为什么救她,不救别人?”
永琰和永璘吓得赶紧叩头,永琰说:“儿臣糊涂,请皇阿玛定罪!”
乾隆瞟了他们一眼,说:“永琰,永璘,你们是朕最小的两个儿子。朕不杀你们,可也不能饶了你们!你们两个听旨!”他俩忙跪好。
乾隆说道:“朕命十五阿哥永琰,十七阿哥永璘率领大内侍卫全城搜捕逃犯。限令十天,如不能将犯人缉捕归案,严惩不贷。”
“喳!”两人颤着胆答道。
“跪安吧。”
“儿臣告退。”
刚出门,永璘就迫不及待地问:“十五哥,你信林姑娘是刺客吗?”
永琰看着他,厉声答道:“信!我若是抓到了这个女人,一定杀了她!”说完他就快步走开了。永璘愣了一下,永琰走的特别快,永璘得用跑的才能追上。
永琰回到了府里,福晋和小米子都在书房等着呢。永琰铁青着脸,二人都被他吓了一大跳,福晋忙走过来问:“爷,出什么事了?”
永琰正火大呢,厉声喝道:“出去!小米子,去把傅仁俊给我叫来!”福晋怔了一下,不敢违拗,乖乖的出去了。
小米子为难地说:“爷,傅大人已经回了。”
永琰怒道:“混帐!我想见他,他敢不来!?”
“喳!”小米子吓得不敢再多说。忙出门找人去了。
永琰端起一杯茶,没喝,却摔在了地上。显是气急。
尾随而来的永璘忍不住问:“十五哥,你真的相信林姑娘是刺客吗?我看她不像啊。”
永琰听后,吼道:“你不信,我更不信!可是皇阿玛信了。因为她跟日月会的人走了!”
永璘问:“那你刚才为什么还说要杀了她?”
永琰无奈地说:“皇阿玛就在书房里,我能说不信吗?这下好了,我得去抓她。抓住了怎么样?真杀吗?”
永璘说:“所以我们不能抓住她。”
永琰道:“不抓她,到时候死的就是我们!”
永璘想了一想,说;“不是还有另外八个人吗?我们若是能抓住他们,但落了林姑娘,那也算是有功劳。皇阿玛也不至于杀了我们。再说了,到时候那些人就可以证明林姑娘是无辜的了。”
永琰听后,说:“我们这么做,不会有钻圣旨漏洞的嫌疑吗?更何况,我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侍卫们会吗?他们可不会手下留情。”
永璘笑了笑,说:“十五哥,你还装傻。你若不是胸有成竹了,那么火上房地叫傅仁俊过来干什么?”
永琰也笑了,拍了拍永璘的肩膀,说:“不愧是亲兄弟,来,坐下喝茶!”
过了一会儿,傅仁俊就到了,看来还没来得及出宫,他打千请安道:“二位阿哥吉祥。”
永璘苦笑一声,说:“我跟十五哥刚才差点被皇阿玛斩了哪儿来的吉祥?”
傅仁俊忙问:“十七爷,出什么事了?”
永琰站起来说:“傅大人,昨天晚上顺天府被劫的事你都知道了,犯人之一的林佳琪是你亲自送到顺天府尹那里的你把人交给李胜民的时候,你说了什么?”
傅仁俊一怔,想了一会儿答,“我只是说她是两位阿哥的朋友。让李胜民自己看着办。”
“混帐!”永琰喝道。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