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龙旗飘落 > 我的逻辑——插播的话

《龙旗飘落》 我的逻辑——插播的话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围绕晚清的战争,围绕北洋海军,一直存在很多争论。看了之后,耳目一新,看多了,又不知所从,还给我带来很多逻辑上的混乱感。还有时候,围观了半天争吵,我才发现,吵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问题。

    比方说,为什么会失败?

    政治**,制度落后,海军装备不足,战备水平低下……当然是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s(复数)。这么多因素,如何去分析,有没有一个公式:如果战斗力为l,各项因素分别为x,y,z……,那么l=x+y+z+……;或者,如果战斗力为l,各项战斗力指数分别为w1,w2,w3……,那么l=a(w1*w2*w3*……wn)?

    要有个这么简单的公式表达,分析起来还有点头绪,但这么简单的关系是不可能有的。战斗力的指数比这复杂得多,决定一场战斗的因素也比这复杂得多。否则我们没法解释弱国、弱小的军队,有时候竟能战胜强敌,而古今中外的战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偏偏俯拾皆是。

    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从结果出发,找到一个或几个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认为是决定性的,从一对一的逻辑关系上去分析。

    但是我们很多人不承认这一点,不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有局限性的。

    于是我们就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于是我们开始争吵,认为自己的有道理。

    于是我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有道理,除了摆事实,更狠的就是攻击对方的事实,否定对方观点,证明他们的没道理,抽去他们的基石,让对方站不住脚。

    而且,有人还强迫被弄得一头雾水、左右摇摆的读者,选边站。

    **********

    论证考证的方法有很多,引证(旁征博引)、例证(举例子)、统计或单纯摆数据,不得已才用推论。

    但在很多文章里,我看到的不是这个。

    我看到最狠的就是,有人动不动站在一个所谓正确的制高点上,拿着一撂“帽子”——我说的就是这样的,你若有怀疑,那就是立场问题!

    呵呵,我们都是批大清,站在同一立场呀,何来问题?

    我还看到,有人喜欢以人文关怀、人性复杂的角度去为历史上那些应负责的人开脱。我想说,这样的观点,还是不要说了。他都这样了,你还奚落他干嘛?偏偏这种例子很多,当下比较时兴这个。可是,如果,我们从人性的角度去关怀,秦桧跪拜金人,杀害岳飞,都是形势所迫,不代表他是坏人。对吗?

    把责任推给时代、推给朝廷、推给他人,再剩下的就推给敌人,然后为某某北洋海军指挥官翻案的,那些奇异的结论,不光差点颠倒我的历史认识,还差点颠倒我的人生观知道么。毕竟人都是时代造就的,这个我们都懂。但这个联系,恰恰说明了他该承担这个结果,处在那个时代,占着了那个位子,就该负责任,谁也代替不了谁。

    这种翻案的事要是再说,接下来有人该拿地域说话来攻击他了——我发现为某人翻案的全是他们省的、他们市的人,老乡就应该这么好么?

    这是相当无聊的事情。

    别忘了我们的本来目的。

    我们是为了寻找历史真相,寻找历史教训,是为了今后不再发生同类的事情。

    **********

    历史是一个小姑娘,谁想打扮成啥样就是啥样,这句话,本身很深刻,没有错。

    但问题就在,谁将为她扮妆。

    历史是有立场的,因为研究者、著史者、读史者,是有立场的,谁也无法超脱、中立。于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历史,都处于道德人伦等社会经纬中。尽管结论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改变而改变,但它始终是有立场的、有是非的,有感情、有好坏的。

    对于历史,不能没有立场地戏说,不能脱离立场、是非界限去乱谈。

    成吉思汗的后人曾经征服大宋,但在中国他已是无可置疑、共同敬仰的英雄。金国与大宋攻战,但今天我们也给予金朝以应有的地位。同时,岳飞仍然是民族英雄,秦桧不可以成为忠臣。就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认可哪种结论,要看我们会选择哪个角度、哪个位置,这是我们认知座标的原点,也是我们逻辑的起点。

    打个简单的比方,看战争片也好,看战争类图书也好,如果是中国打日本、打越南,我向着中国人,这个不需说。如果中国打美国(打联合**),我向着中国,也向着朝鲜,这个也是自然。

    如果是美国打日本鬼子呢,我仍然向着美国人,赞赏美国人,因为那是打击法西斯,等于帮了中国。可是如果是美国打越南,我仍然不由地向着美国人,尽管美国是侵略者而越南是抵抗者,因为我就觉得越南人太坏了。

    简单说,谁打日本、打越南,我就向着谁。

    我们不是经常下意识地按我们的一贯判断,来选择同情、赞美,或厌恶、诅咒,隐隐在心里对某人某事施以褒扬或惩罚吗?

    所以,那些“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对中国思想的解放”之类的观点,连提我都懒得提了。

    所以,我也不想听什么学者辩论“清日战争是满族对日本的战争,不是中国对日本的战争”,“清朝已经传承了中华大统,清日战争就不是日本对满族的战争”,这就是些极其扯东扯西、不着正题,于“大道”之外专寻“野径”、翻“花边”的研究成果。

    可是,偏偏就是这些问题,我在研究者们的文章中,都看到了。

    **********

    我们回到甲午战争。

    有人说,为修颐和园和筹办慈禧六十大寿,挥霍的金银数字确实惊人。按照北洋海军的7艘主力战舰的购置费为778万两,这样算来,颐和园工程和“三海”工程总共挪用的海军经费大概可建好几支北洋舰队。这不过是一个充满遗憾的推论,或者说仅是一个假设而已。

    有人就认真起来,反对这么评估,说,慈禧太后修园子对北洋海军影响并不大。北洋海军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装备落后,而在于政治**。——这是什么逻辑?

    接着便给人扣“帽子”:只要不是唯武器论者,就不会这么说。——这又是什么学术风格?

    **********

    我反对唯武器论,但我也特别反对以“唯武器论”的“大帽子”来压人。

    战斗力是人与武器的结合,这两个因素都不是定量,也无法做定量分析;没有固定的系数,也不能用一个公式来揭示其规律。我们只能看先哲和军事家从战争中得出的结论:人是主要的因素,但不能否定了先进武器的作用。

    人的主要因素——个体的有思想素质、知识技能、训练水平、战斗意志……除了这些比较稳定一致的因素,还有身体不适、惊慌失措、一时发懵、困意袭来、忘了一件东西,甚至关键时候接到了家信……这些偶然的因素。

    而到了集体层面的群体的因素,就更为复杂了。

    这还只是对战斗力的分析,一场战斗,一场战争,决定胜负的因素又远远不是一个战斗力能代表的。

    这还只是相对固定地去分析,如果加上平时、战前、战中、战后……当然,战后可能无所谓,胜负结果出来了,对本场战斗或战争来说,就没什么意义了。

    如果大家对我的话烦了,说明……这些问题确实很复杂,简直讨论不下去。

    拿“唯武器论”来压人的,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甚至有些粗暴。

    “对北洋海军来说,武器再多也没用”,这句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话,掩盖不了海防经费薄弱带来的恶果。既然说政治**是大清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那么,你承不承认,不建海防建花园,宁可少了买大炮的钱,不能少了皇家的一顿盛宴,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恰恰是**透顶的清王朝才干出来的?

    **********

    兵者,国之大事。

    但养兵,始终是个很费钱的事。

    一个贫穷的国家无法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古往今来,军力几乎都是与国家贫富相匹配的,或者直接说是与国家的支出相匹配。

    当下的承平世界,有一种观点又开始出现,就是号称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讲,养兵这么费钱,费了钱也用不上,白白浪费,不如省下。

    这不是什么新鲜观点。过去就有人提出,北宋就是养兵太多,耗费了国力,导致民贫国弱,才打不过金朝的。这观点确实“卓而不群”,挺有迷惑性的,搞不好真会让人认为,军队反倒成了国家贫弱的祸首。

    这些观点再套到晚清身上,就是清王朝还不如别花那么多钱养一支北洋海军。

    我知道这个论点的前提“早知这样……”。

    早知这样……还不如年年进贡,岁岁纳钱,买个平安呗?

    这是“诡辩”的逻辑套路,还是真的经济学原理?

    其实真正从经济学上来看的话,我倒觉得,养兵所费,应该是“社会经营”的必须支出、必要成本。

    就象——一个厂子要雇保安、设门卫,你家里还要花钱安个锁,道理一样。

    特别是你每天对着一群一刻不停地打造兵器、磨砺钢刀的“商人”,你记得别忘了摸摸自己的兜,想想到什么时候你的钱还是你的。

    除非你移民,加到人家那边,但你必须心甘情愿地为人家缴上税费,为换得绿卡之类的拿些“入会费”,奉上些银两买平安——这其中一部分正好是为人家的军备支出做出你应有的贡献。

    所以,要是为自己负责任,说削减武备是不对的,不说但这么做更不对。搞不好中日再战,你不是成为罪人,就是成为受罪的人。

    还是人家日本明治天皇在解决政府与议会“预算案纠纷”的诏敕中说的透彻:“国防之事,苟缓一日,或将遗百年之悔。”

    **********

    这就是我的逻辑。我带着这个逻辑去继续寻找,分析,对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龙旗飘落》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龙旗飘落》 我的逻辑——插播的话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猎同]不败·东方·揍敌客 连载中图标 [猎同]不败·东方·揍敌客
  • 君无戏言 连载中图标 君无戏言
  • 桃花与奸臣 连载中图标 桃花与奸臣
  • 一条被选为妻方的人鱼 连载中图标 一条被选为妻方的人鱼
  • 群英争霸之汉末 连载中图标 群英争霸之汉末
  • 重生之我的男友生活 连载中图标 重生之我的男友生活
  • 滴血的三国 连载中图标 滴血的三国
  • 都市灵眼王 连载中图标 都市灵眼王
  • 烽火之情缘 连载中图标 烽火之情缘
  • 一醉定情 连载中图标 一醉定情
  • 疯了吧!阴郁太子每晚把我亲哭 连载中图标 疯了吧!阴郁太子每晚把我亲哭
  • 厉少宠妻入骨陆晚晚 连载中图标 厉少宠妻入骨陆晚晚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