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清唐拉着白清泽走近那庭院中,映入眼帘的是一道影壁,赭黄色影壁,上书“自在安和乡”五个大字。绕过影壁后,一颗古樟覆荫了小路,之后便是一座精致的小池塘。池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莲花,有些渐渐吐露出一点点的荷花粉翠,一座精雕细凿的石拱桥越池而建。
“这小小庭院还算精致吧。”段清唐笑着说道。
白清泽收回了目光,道,“想不到这小小的百官巷内,居然还有如此洞天,真是妙处横生啊。”
“嘿嘿,是不是也想来安和乡做官啦?嘿嘿,不瞒你说啊,这百官巷可是乡主所设计,除了这里的安全保卫工作,也就是你刚刚所见到的那些卫兵们,他们可都是轮值而上,个个都是以一挑十的高手,而且啊,莫要光看着池塘啊,它地下也有密道直通安和乡行政大楼。乡主这样设计可以说是为了我们这些老骨头全无后顾之忧啊。哈哈。”段清唐不免夸耀起来。
“这等私密之事,段老也和我说,就不怕我白某人起了歹心啊。”白清泽听闻段清唐的话,不禁笑着说道。
“歹心?哈哈哈,你啊,恐怕不久之后也便是我安和乡的人了。”段清唐笑道。
二人来到了庭院的楼台前,段清唐做出了邀请的手势,“请吧,蜀王。”
待到两人坐定后,便有侍女端上了茶水果盘,白清泽就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段老,这是……”
不等白清泽说完,段清唐打断他道,“莫不是为了认亲一事?”
白清泽略显吃惊地看着这老人道,“段老您果真慧眼如炬,瞒不过您老。我此次便是想和您来商议认亲一事。”
“是亲人,就该认得,她这些年过得很辛苦,一个人经营着偌大的安和乡,百万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她来管,我看着都心疼啊。”段清唐轻轻呷了一口茶道。
“我是担心,贸然去认,会惹得众人非议。且我蜀国也是刚刚对康发难,此时再贸然认亲,恐怕又为天下所诟病啊。”白清泽有些为难的看着段清唐,说出了他的顾虑。
“狗屁!嗯?难道你就担心这些?天下,哈哈哈!老头子我别的不说,即便是得罪了天下,定当要护了乡主。你又有何惧!”段清唐猛然拍向桌子,震得那茶碗叮当作响。
白清泽目瞪口呆的看着段清唐,不知这老人为何如此激动,说发怒就发怒,他一时也不敢言语。
“怎么?我说你不得!为兄长,若是父死,则长兄为父,你这兄长,做的可不怎样啊!”段清唐继续说道,言辞依旧严厉。
白清泽只觉得汗水浸出了额头,猛然挥手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道,“我糊涂啊,段老,您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这就去找乡主。”
说罢,白清泽起身便要走,段清唐则是喊住他,“你这,好歹也是个皇帝啊,冒冒失失的,算是什么,罢罢罢,老夫陪你走一遭。”
段清唐和白清泽一起来到了行政大厅,得知白锦茹正在安和书院开会。段清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哦,我想起来了,今日是要部署安和大试的全体会议。”其实是有通知段清唐去的,只是段清唐觉得有杨延宗坐镇,自己去不去意义不大,便索性在家呆着看看鱼,逗逗鸟,免得和杨延宗又开始了嘴仗。
二人便有赶向安和书院。“段校长好。”
几名学生看到段清唐风风火火的走来,便行礼道。
“好,好好学习。”段清唐回了一句。恰是这一句话使得那帮子学生有点受宠若惊,因为这位校长自打他们入校以来便不曾见他回过话,一点也不似杨校长,虽说都是校长,这杨延宗还是正的,这段清唐还是副校长,可是这段清唐在学生眼中看来那便是一尊不苟言笑的石像一般。
“柳师兄,你掐我一下。”那名学生一脸的不可置信的对一旁的学生说道。
“啊,不用掐,是真的,段校长居然和我们说话了,还,还,还让我们好好学习。”那名柳姓学生也是一脸的惊恐及兴奋,仿佛是得到了莫大的荣耀。
白清泽把这些学生的话听得是清清楚楚,心中对段清唐不禁又是高看了一眼。
白锦茹此次来安和书院,便是为了安和大试的举行。此时她正和杨延宗、段坤东等人商议着考试的方案。
“这安和大试,可是我们安和乡的基石,务必要将那些有真才实学且人品端正的人筛选出来,如今安和乡的人口已经约有二百多万人了,很多地方的矛盾也有突显,这批人就要到最基层的百姓中去,由他们来为安和乡承上启下,这些学子甚为重要啊。以后可都是安和乡的中流砥柱啊,尤其是这次大试,这是难民涌入安和乡后的第一次大试,也是检验来自难民营的学子们是不是真的融入了安和乡的一次大考啊。诸位,你们可要牢牢握住这个源头,莫要给我开一道口子。”杨延宗严肃的看着一众教师,说道。
白锦茹便坐在会议室的正座上,紧挨着左侧便是杨延宗,右侧则是星哲,段坤东、张凯琳、齐檀儿等人。
杨延宗的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便打开了,严肃的会场上本就没有声响,因此这开门而入的段清唐显得是异常扎眼,但段清唐就像没事人一样大大刺刺的拉着白清泽坐在了会议室的空位上。
在场的老师们目光都投向了这位威名赫赫的段校长,眼神中充满了敬畏,这对段清唐自然是不造成任何影响,可是白清泽则是有些脸红,首先这是安和乡的地盘,而且刚刚杨延宗所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会议。因此白清泽心中感觉是十分尴尬的。
“咳…接下来你们思考一番,一会都来说说各自的想法。星哲、段坤东,留一下,其他人暂时休整片刻。”杨延宗自然也看到了随着段清唐以来来到的白清泽,心中虽有疑惑,但也能猜得七七八八,这段清唐断然不是带着白清泽来开会的,恐怕是找乡主有事,而他之所以留下星哲,是因为星哲也算是理事会的人了,自打星哲在前几次的突出表现后,杨延宗自然是不肯让张大山把他留在军中,因此费了老鼻子劲将星哲拉到了理事会。
众人皆走出了会议室,只留下了白锦茹,杨延宗、星哲、段坤东、还有段清唐和白清泽。“段理事,你好歹也要对安和书院上点心啊,这么大的事情全压给我这把老骨头,你害不害臊。”杨延宗看人都走出去后便对段清唐说道。
“行了,知道你辛苦了,大不了给你一瓶安和琼酿,我有要事,参见乡主,我有重要的事情要禀报。”段清唐看了一眼杨延宗,转而对白锦茹说道。
白锦茹知道段清唐的性格向来如此,虽不拘小节,但绝对是粗中有细的人,尤其是他还领着白清泽来了,那必定是有要事。“段理事,请讲。”
段清唐并没说话,只是狠狠拉了一把在他身边坐着的白清泽,“拿来啊。”
白清泽自然理解段清唐所言为何物,于是从怀中将那装有信件的锦囊取出,双手递给了段清唐。
“这位是蜀王,大家也都知道,如今他是来认亲的,他的亲不是别人,正是咱们的乡主。”说罢便大步流星的走到白锦茹身前将那封信拿给了白锦茹。
白锦茹心道,“看来这次应该是蜀王找到了段清唐。”
这份信异常的重,因为不仅仅是信,锦囊袋子里似乎还有其他物品,她打开锦囊,不由得吃了一惊,“这是杀神令?”
杀神令,是爷爷白善道给过他一块,星哲给了他两块,如今这金囊中又是两块杀神令。白锦茹端详着着两块杀神令,并不能拼凑在一起,只是淡淡的放射着绿色微光。她马上想到,之前的三块杀神令,其中有两块是能拼合起来的,但是第三块拼不上,而如今又有了两块,那这两块不是能和其他三块拼上呢。
她看了星哲一眼,星哲自然领会了白锦茹的意思,便匆忙起身去往了行政大楼。
白锦茹缓缓抽出一个叠的整齐的丝绸信件,这信上的文字极为清秀,白锦茹看的也是觉得异常亲切,“第五饶迥铁马年,庚午年未月癸巳日午时,蜀王第三女,名曰婀娜,右髀胎记状似星芒,左耳蔽之后,胎记粉紫,状似玄月,顾更其名皎月,赐皎月公主,达娃拉姆。”
这段文字记录了当时这个名字叫做“婀娜”的女孩出生了,她的右大腿内侧有一块星芒状的胎记,左侧耳屏后面有一块月牙形的胎记,因此又将她的名字改为了“皎月”。
白锦茹能读懂这文字的,也能理解这段文字的意思,更加离奇的是,这段文字所描述的胎记,和她身上的一模一样,这东西便是宗谱玉牒了吧。
白锦茹轻轻抚摸着这丝绸信件,泪水不知不觉的从脸庞滑落。“这便是我的宗谱玉蝶吗?”她看向白清泽说道。
白清泽,“是的,妹妹,这是母亲留下的,我们兄妹三人每人一个锦囊。”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