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几乎在宋三话音刚落的时候,便“噌”的一声站了起来,他就好像第一眼看宋三时那样,再一次仔细的打量着他。然后,何云一躬到地。
宋三慌忙要去搀扶,但是发现自己的小体格,根本搀扶不起一个决心一拜的文豪,只得同样一躬到地还礼道“明公何故如此?下官万万担当不起。”
何云却已经起身,顺手扶起了宋三,捋着胡子笑道“好一个读书人。”这一次,已经没有了任何客套和恭维。
宋三突然变的很开心,他拉着何云道“明公,咱们先出去,还有诗文会呢。”
“哈哈……”何云大笑道“恐怕那帮子人,没什么心情作诗文了,嗯,今早我倒是写了几篇,一会儿上去给三郎撑个场面。”
“……”宋三愣了愣,苦笑道“明公最好不要。”
何云诧异道“为何?”随即恍然大悟道“哎呀!你看我,我去写了必然是欺负那些个文人了,你放心,我自然不会参加评比的。”
“额……”宋三看着何云,半天才道“明公可认识我二弟?”
“这倒是无缘见过。”何云疑惑的看着宋三。
宋三笑道“就是那个方才在你旁边的桌子,吃了三盆饺子的胖子。”
“啊!”何云恍然道“想起来了,额……令弟……好饭量。”
宋三苦笑道“他虽然能吃,但是极懂诗文的。”
“哦?真是人不可貌相。”何云有些惊讶,笑道“既如此,一会儿倒要交流一下。”
宋三看他根本不明白自己什么意思,但总不能和他直说“你别写了,怕你一会儿输给一个秀才丢人。”只好无奈的摇头道“既如此,恭候明公大作。不过……明公还是在我二弟之后再……”
何云愣了愣,随即大笑道“自然自然,我身为一个文豪,哪里好和小辈争锋。三郎放心,应该的。”他乐呵呵的笑着,看来是以为宋三怕他先写诗词,把孙琦比小了。
几人走出来,舞台上的桌椅已经被搬走,这次没有人在台上就坐,这本来也不是什么规矩,全凭举办者的喜好而已。
宋三站在舞台中央,说了一番官方发言,当然是张龙赵虎给他写好的,这种东西他写不来,不是不会写,而是写不来。
“本官先写一首,也算抛砖引玉。”宋三说完,冲着台下拱手,随即在台下一阵乱七八糟的叫好声中提笔,在宣纸上写下第一首诗文。
“《丁酉年冬》
丁酉年冬,身在东鲁。晨起微寒,穹盖云雾。
随风而西,委蛇若故。雀鸟卷首,梳理薄露。
振翅出兮,徘徊扑簌。何必扑簌?为觅其腹。
人非鸟雀,所觅非腹。亦复觅腹,不异牲畜。
我所觅者,上下博途。所仰诗书,所问外物。
似颠似仙,时泣时诉。身在烘炉,心于鉴湖。
晨鸟云雾,外形所束。内之无忌,青天圣路。
人问其物,言之处处。人问其故,笑彼不悟。
天地不语,四时往复。”
此诗一出,墨香凝而不散,台下本来还跃跃欲试的几个文人学子,纷纷放弃了上台的想法。只是一个个心中苦笑宋三不懂场面,“抛砖引玉”倒是无所谓,可你扔块儿“玉”出来,让他们这些普通的文人秀才,哪里去找一块儿“和氏璧”?
何云也无奈的苦笑,心道“果然,本来想作诗词的人就不多,你这写完了,让旁人怎么写?”他想着,转头看了看那个正捧着一盆饺子汤“原汤化原食”的孙琦,然后又心中感叹了一句“年轻人好饭量。”
高义见没有人上去,用手推了推孙琦,低声道“二哥,该你了。”高义反正这次是不会上去了,他的诗词自己清楚,拼死也就是个墨香天降,上不上去都无所谓的,今夜大家大概只会记得《牡丹亭》和《锁五龙》,还有孙琦的传世诗词。
不过,管他呢?这是他二哥,况且……高义从来也不是靠诗词吃饭的。
“啊?”孙琦用袖子抹了抹嘴,看了看四下沉默的场面,才站起身来,乐呵呵的往台上跑,边跑还边笑道“我来我来。”
介于他上次文会的表现,台下这些人里自然大多数都认识他,也知道他是宋三的把兄弟,一个个满脸期待的看着孙琦。
何云有些诧异众人的反应,看了看一旁并不在意的司马书和庄瑶,低声问道“额……二位,你们这个孙师叔,诗词很好?”
庄瑶“噗嗤”一乐道“也不是多么出色,就是没事儿传个世什么的?”
“啥?”何云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个胖子,隐隐觉得宋三不让他写诗词,似乎是为了他好。
孙琦走上台,面色凝重了些,然后朝着众人拱手,便走到桌前,提起笔来,写下一首自己的诗词。
不错,他写的不是宋三给他的诗词,是自己的。
“冬至看戏吃饺子,寒风明月写诗词,先是《牡丹亭》,又是《锁五龙》。”
“……”那个站在桌子旁,负责诵读诗词的老文人跟着他的笔,念完这首诗。整个人的状态……不是很好。
宋三震惊的看着写完诗词,第一时间冲着自己躬身行礼的孙琦,他看出孙琦的表情有些歉意,似乎是在为自己没有写自己给他的诗而愧疚。但是,他即便是愧疚,却依然写了自己的诗。
而且这首诗,宋三懂。这是叠加场景名词的写法,就好像那首“枯藤老树昏鸦”,而且……他还用了转韵的手法,这在四句的诗词里是极难的,可孙琦这韵转的简直无比自然,毫无痕迹。
所以……这首诗比起他以前的玩意儿,算不错了。至于进步……不存在的。
“没有墨香?嗯……可能是吃的有些撑了!”孙琦心中一瞬间就给自己找到了答案,然后咧开嘴嘿嘿的冲着众人乐。
“我还是……不写了吧!”何云心中苦笑,暗道“这就是你宋三郎说的……‘极懂诗词’?”
这时候,不单单是何云不写了,有几个还想试试的,也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们觉得今晚好古怪。
诗词文会,就在孙大才子这首惊世骇俗的诗文下,落下了帷幕,之后也没有人再上去写,反正……都没什么心情。
孙琦低头走进后台,宋三正和老太太坐在一处说着什么。老太太本来还在笑,但是孙琦一进来,却冷笑一声道“丢人的玩意儿!”说着就站起身,朝着宋三笑了笑,又白了孙琦一眼,走了出去。
不过孙琦却觉得,今天自己老娘,似乎不是那么生气。
“大哥……”孙琦低声叫了一句。
“哈哈……”宋三突然大笑起来,上前猛拍孙琦的胳膊,当然他的那点力量,孙二爷不注意都感觉不出来。
孙琦吃惊的看着宋三道“大哥,你这是……”
宋三扶着孙琦的肩膀,开心的笑道“二弟,好,好一个读书人。”
方才,宋三就一瞬间反应过来,他们都小看了孙琦了,这个人很笨,但是他是个正经的读书人,他读书并不比别人缺少半点努力。他自信自己的诗文,他有自己的傲骨,他不想每次都用宋三的诗词。
当他在台上写下自己的诗词的时候,无论诗词本身如何,这个人就不愧一个读书人。
“二弟,大哥错了!”宋三面容整肃,躬身一礼。
孙琦“嘿嘿”一乐,笑道“大哥,你终于明白了,其实我自己写也能夺魁,你们老是不相信。”
“额……是的。”宋三点了点头,因为他突然想到,这次除了他自己,只有孙琦一个人写了诗词。他是县令,当然不能参与评比,所以……还真是孙琦夺魁了。
老太太走出后台,站在一个没人的角落,抬头看着天上那弯明月,笑了。很开心的笑了。她想“大礼,你看到了吗?咱们儿子蠢了些,笨了些,但他和你一样,都是真正的读书人。”
李如意此时也笑的很开心,这就是她要的那个盖世英雄。
高义长长的叹了口气,这个二哥,似乎总是让他觉得,很了不起。
“你们师叔,很厉害。”吕西星端详了一眼还在桌面上的白纸黑字,点头轻叹。司马书、庄瑶、张龙、赵虎站在他身后,认同的点了点头。
何云这时也听梁道行解释了原委,不由诧异的张了张嘴,心中暗道“这个孙琦,比那些整日写着华丽造作诗句的人,都更像是诗人。宋三郎说他懂诗,没有骗我。”
孙琦已经乐呵呵的走出来,一脸欢喜的冲着众人笑道“走走,喝酒去,大哥说了,去老屋喝酒,怂的是孙子!”
方才还在夸奖他的吕西星,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孙琦的身后,那身法快的连身为文豪的何云都没有看清楚。然后他一脚踹在了孙琦满是肥肉的屁股上,孙琦那三四百斤的体重,就像一团棉花似的飞了出去,“噗通”一声落在了地上。
他方才说“怂”的时候,眼神“无意”的瞥了瞥吕西星和庄瑶。
“明公,一起去!”宋三也走了出来,见到何云还在,开心的跑上前去,一把拉住他的手道。他这个人很简单,方才何云说他是读书人的时候,他就把何云当成朋友了。
君以君子之心待我,我以君子之心待君。
何云自然乐意和他们喝一场,别说这里有吕西星这样的人物,就算他本身,也很喜欢宋三这个人。他从宋三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那个还没有在官场中摸爬滚打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