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一直吃到了一点多,向海阳挑着说了一些自己的事,至于赚了多少,向海阳也只是以没多少搪塞过去了。说做品牌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反正史努比商城也要明年才会成立。
郑魁没多想,先不说做品牌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就是简单想想,自己这个外甥满打满算也就半年时间,还是一个人在杭城这种卧虎藏龙的地方,又能赚得了多少钱呢?
说起第一桶金,喝了几杯白酒下去后,郑魁的话就多了起来……
三海这个地方,濒临东海,下辖的望远镇是小有名气的天然避风港,早在八十年代“下海”这个词兴起的时候,原本以海洋捕捞为主的望远港逐渐成为了小商品、烟酒的走私港口。
虽然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严打彻底地打掉了走私,但是七八年的时间里,也着实有一批三海人借着走私挖到了第一桶金。当然,那个时候郑魁还在外地当兵,没赶上这波浑水摸鱼的时机。
严打过后,枪毙了一批,关押了一批,也留下了一批。
随后,幸运地躲过严打的这一批人,开始办厂做正当生意,尤其以绣花厂、服装厂居多。向海阳小学的时候,几家亲戚也凑钱开了几年的绣花厂,寒暑假的时候向海阳和表哥、表姐也会去绣花厂帮忙做事,赚点零花钱用用。
只不过随着服装厂的规模大了起来,也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绣花厂的行当里,郑魁雄心勃勃的发财计划也很快就夭折了。越来越多的绣花厂加入到竞争,再加上一些服装厂干脆自己买机器做自己的绣花业务,市面上的业务量越来越小,而且价格战导致了利润越来越薄……
也就三年多时间,向海阳小学还没毕业,这个凝聚了几家人的绣花厂就关门了。
经历了挫败的郑魁并不死心,换了个思路,和自己有过业务往来的几家服装厂打好关系,又拿出了全部的三万块家底,带着张红跑到京城去做服装生意去了……
有几件事向海阳记得特别清楚,一次是郑魁自己这个大姨父穿的破破烂烂地回家过年,聚餐的时候才听郑魁说起,那时候火车上扒手太多,不穿地破一点,那点钱都藏不过一顿饭的时间……
甚至为了装穷,连坐票都不敢买,几十个小时的货车,累了就找个角落蹲一会,困了就钻到座位底下,铺张报纸就算有睡觉的地儿了……
再一次,也是过年的时候,那时候向海阳已经上初二了,家里的长辈都配了bb机的年代。几家人特地挑了郑魁回来的那天搞个年前的聚餐,结果左等右等就不见人,一直过了饭点,向国平的bb机才响了起来。
电话打回去才知道,火车晚点,到杭城的时候没赶上9点回三海的班车,更心酸的是,做下一班车到三海的时候,郑魁一模口袋才发现一共就2块钱了,连打出租车的钱都不够……
看着郑魁依旧滔滔不绝的样子,向海阳在心里默默地点了个赞。那个年代,想赚点钱是真不容易,大姨一家一直到三年前还是租房子住,也就是近几年生意真的好起来了,才在去年买了房子和车子。
就这样,大姨一家也是所有亲戚里头一份买商品房和开上小汽车的家庭……
…………………………………………………………………………………………………………
因为向海阳突然回来以及提及的事情,郑魁推掉了下午原本去讨债的安排,在家里小睡了一会就带着向海阳往自己的厂子敢去。
到了厂里,郑魁一边推开办公室一边说道:“海阳,你先坐会,我找个师傅带你去样品间先看看……呃~,你好,怎么称呼?”
办公室里出乎意料地居然坐着一个人,闭着眼靠在沙发上,听到动静,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看到郑魁推门进来……
“等等,你叫海阳?向海阳?是张梅的儿子?”听到郑魁的话,这个人瞬间把目光集中到了跟着进来的向海阳身上。
郑魁下意识地上前一步挡在向海阳前面,沉声问道:“你是谁?怎么会在我办公室里!”
那人一看这情形,忽然咧嘴笑了笑,转头看着郑魁说道:“郑老板,你可真难找啊,我叫章小刀,呵呵~不过现在没你什么事了,正主都找到了,你自便吧~”
郑魁再一步卡住了想要往右挪的章小刀:“章小刀是吧,你什么来路我管不着,但海阳还是个孩子,我劝你别动什么歪心思!”
章小刀见状,后退一步耸耸肩:“郑老板这是要出头啊,行啊,你把张梅的钱给还了,我二话不说就走!”
一码归一码,郑魁没接这茬:“行了行了,废什么话,赶紧给我走!”
章小刀脸色一变,阴阴地说道:“郑老板这么不给面子,那就别怪我做事不地道了!”
说完,章小刀拿出手机打电话道:“阿明,你带着小虎来宇阳服装厂一趟!”挂了电话后,转身回到沙发坐下,点了支香烟,神色莫名地朝向海阳微微一笑。
郑魁后退一步小声道:“海阳,事情不对,你赶紧走……”
“郑老板!”章小刀的声音陡然响起,“还有你,向海阳!你要是跑了,郑老板这里会发生什么事我可管不了啊!”
郑魁脸色一变,还是推了向海阳一把:“赶紧走!他们不敢乱来的!”
这种情况下,向海阳怎么可能会走,更何况,郑魁不清楚,向海阳难道不清楚自己卡里有多少钱吗?
所谓钱是穷人胆,经历一开始的慌乱后,向海阳已经彻底地平静了下来:“没事,大姨父,我妈欠了你多少钱。”
“啧啧~”章小刀一边从口袋里拿东西,一边说道,“看你这样子是打算还钱了,行,你自己看看,这是十月份张梅打的欠条,到现在为止,算个整数,你拿个300万来,这事就算了了!”
“300万!”向海阳想也不想的否定道,“我没那么多钱!我妈也不可能借那么多钱!”
章小刀这种场面看多了,毫不在意地指了指摊开的借据复印件:“是不是你自己看呗,不过想赖我章小刀的账,三海怕是还没这号人!”
向海阳和郑魁心里都是一个咯噔,凑上前去扫了一眼,顿时双双都惊呆了……
今借章小刀170万元整,借款人:张梅,时间:20061017
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借据上,这个刺眼的数据顿时让向海阳像浇了一盆冷水一样蔫了下来……
郑魁毕竟老练得多,指着复印件说道:“你这是利滚利的借条,十月份张梅不可能再从你这借钱……”
章小刀掏了掏耳朵,讥笑道:“郑老板,你说些废话有用?现在这事跟你没关系,你是打算扛下这笔钱?要是没这胆量,哪凉快给我待哪去!至于数额,我只认借据,上面是多少,那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