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身后的进士们方才记起,楼上既然有屏风,那定是有贵女在后面观看……
一群人手忙脚乱的下马,请罪之声顿时此起彼伏。
皇后看了看太后的眼色,便道:“探花郎无罪有功,着赏黄金百两。”
小内侍尖着嗓子大声重复了一遍,跪着的人——虽然赏的不是自己——纷纷谢恩,内侍们催着新科进士们出宫游街,众人不敢停留,忙忙地上马去了。
谢舸松了口气。
开玩笑,能带人来紫阳楼观看,最少也是皇后在。这要是万一怪罪自己冲撞了贵人们,一个小小的探花可真不够看的。
----------------
琼林宴散,谢舸回到甜水胡同的家中。这是祖父在京中置下的一间三进的宅子,专为家里人上京述职、赶考或是探亲使用,这大半年谢舸就安心居住在此读书备考。
家中早得了消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老仆忠叔领着家人早已在门口恭候,齐声施礼:“恭贺四公子,恭贺谢小官人。”
谢舸哈哈大笑,令身边跟的小厮赏了众人,匆匆冲进书房,抓过一支笔飞快地写了几句,用火漆封了口,忙忙地叫小厮去托了军中急脚报的路子,将喜讯传回家中。
这边厢锦瑟因为救护郡主有宫,太后、皇后和安国公夫人俱赐了赏。经此变故,一行人已是意兴阑珊,起驾送太后到永寿宫后便各自回了。
锦瑟怕明珠受了惊吓,趁着太后留了明珠安抚的功夫,忙去了厨下,寻了些红枣、莲子、桂圆、枸杞、牛蒡等物,打算熬些安神汤。
拿了一只青釉双耳瓷瓮,烧开水后先将牛蒡放入煮了,再加入红枣莲子等物,转成小火慢炖。锦瑟想着还须得侯些时候,便盖好盖子,先去忙些别的。
此时小厨房里有几名专司膳食的宫女内侍预备午间的菜肴,小厨房掌膳宫女香玉掀帘子走了进来,抽抽鼻子:“什么味儿?这会子不早不晚的,煮红枣水做什么?”
一名宫女便道:“刚锦瑟姑娘来炖上的,说是安神汤。”
香玉不屑地“哼”了一声:“她算哪门子姑娘!不过是会讨好人罢了!”
便有平时与香玉要好的阿尹附和道:“可不是!平日里挑唆着郡主要东要西,把我们支的团团转,又抓乖卖俏的给娘娘献好。这阵子光显着她了,怎么不叫她闯个祸!”
香玉心头一动,招手叫了阿尹来,低声如此这般嘱咐了一番。
阿尹听的跃跃欲试,转身忙忙的去了。
过得一刻,锦瑟估摸着炖的差不多了,正想揭了盖子倒入碗中给明珠送去,忽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便细看了两眼瓷瓮。
青瓷盖子上的图案是松鹤千秋,自己盖上的时候是松柏朝内,仙鹤冲外的,此刻却有些歪……
有人趁自己不在的时候,掀开过盖子……
倒不一定有什么,也可能是别人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好奇开了看看。
可是,现下正应该是忙忙碌碌备膳的时候,怎么小厨房里连一个人都不见了?
除非是知道这里面有不妥,怕受牵连,先避嫌了!
锦瑟皱了皱眉头,将安神汤舀了一勺出来尝了,除了红枣桂圆的甜香,确实还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不仔细尝也发现不了。不像是牛蒡,可也尝不出来是什么。
不管有没有问题,这碗汤都不能端到郡主跟前了。
锦瑟有些气恼,只得将炖好的汤盛在一只荷叶瓷盆里,另外熬上一瓮,这次眼珠不错的守着,倒无人进来。
刚刚熬好,锦瑟便盛了一碗搁在托盘里,就见帘子一掀,香玉带着阿尹并几名宫女捧着些新鲜菜蔬走了进来。
香玉笑眯眯道:“哟,又在给郡主做小食呀,难为你手巧,把我们都比下去了!”
自从她在饮食上出了风头,香玉对她向来是不假辞色,何曾如此热情过?若说先前只是怀疑,此刻锦瑟便十足十地确定汤被动了手脚。
阿尹走了过来:“这是什么呀?闻着倒香,得空你也教教我们。”
锦瑟便从荷叶盆里另盛了一碗笑道:“就是五福安神汤,加了红枣、莲子、桂圆、枸杞和牛蒡。我怕今日郡主受了惊吓,熬些汤给郡主喝。”又道:“姐姐们也来尝尝吧,就是不为安神,这些东西女子用都是极好的。”
阿尹有些措手不及,一时反应不过来,便回头看向香玉。
香玉笑道:“我向来火气大,不能吃枸杞这样的东西,吃一点脸上就要生疮的。阿尹尝尝,学会了以后咱们也做。”
阿尹没奈何,只得接了碗却磨磨蹭蹭的不肯喝。
锦瑟笑吟吟道:“姐姐怎么了?莫不是听了配料觉得不妥?若是,求姐姐教导我,幸好我还没送去郡主那里呢!”
阿尹支吾道:“你做的哪会有什么不妥!只是有些烫罢了。”
锦瑟忙拿起一把团扇,轻轻的扇了几下,目露希冀地望着阿尹。
阿尹此时骑虎难下。若是喝了,自己刚刚可是下了天仙子粉在汤里。若是不喝,锦瑟定会起疑心,若是闹嚷起来,自己暗害郡主,死路一条……
阿尹再看向香玉,见香玉目露催促,只得咬咬牙,端起碗一饮而尽。
锦瑟这才笑道:“好姐姐,谢谢你帮我尝味道,我还真怕里面有什么给郡主吃坏了。”说着便端着托盘去了。
见锦瑟走的远了,阿尹带着哭腔道:“这,这可怎么办呀……”
香玉不耐烦道:“不过是些天仙子粉,吃不死人,顶多你睡一天罢了。我不报上去,谁会知道。”又幸灾乐祸:“可郡主多少人捧着含着,一有个风吹草动太医就来了。要是太后娘娘知道,锦瑟为了邀功,就胡乱给郡主用这等虎狼之药,哼哼……”
明珠已经回了居住的东偏殿,锦瑟哄着她喝了安神汤,又好好吃了些爱吃的蜜饯,便在一旁撅着嘴闷闷不乐。
锦瑟知道明珠的心事,定是觉着今日大风刮倒了屏风不吉利,也不说破,只在一旁侍候。
不多时,太后宫里的嬷嬷来请明珠过去用午膳,明珠无精打采的起身欲走,锦瑟却一眼瞥见了芙蓉坐褥上的一点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