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
——《大悲咒》。
默念咒法,白苏只感觉整个身体都轻盈起来,仿佛化作一团白云,随风飘荡,云卷云舒。
食用银色果实,形成的那团寒流,很是桀骜,即使已经被自己吸收,仍然有点听调不听宣,可当默念咒法,却如同乖宝宝一般,很是听话,在白苏的引导下,竟然可以化作一个圆圈盘旋在头顶。
经文流转的速度不断加快,白苏视野中又出现了另一些东西,那是一个个细小的粒子,红的、白的、蓝的……在四周不断跳动,如同活泼的精灵,和谐欢快的舞蹈。
张开嘴,几个粒子自然的进入身体,朝着四肢百骸扩散开去。
很是舒坦!
白苏睁开眼睛,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力量竟然增大了不少,更为明显的就是身上鳞片,本来是雪白,如今带着一点点金属暗纹,充满力量。
难道,这就是修仙!
真是捡到宝了,特别是那篇叫做《大悲咒》的经文,竟然能让自己发现四周修炼所需的粒子,帮助自己修炼。
尾巴轻摆,借着反弹之力,身体窜出竹篓。仅仅昨晚一晚上修炼,白苏的身体力量增大了好几倍,此刻浑身充满力量,哪怕再遇到尖嘴鹰,也不会像原来般毫无还手之力。
扫了一眼床上熟睡的小牧童,白苏五味杂陈。这份恩情真是欠大了,救命之恩,如今人家的传家宝也被占为己有,可是玉净瓶虽然没有寒流那般让人痛苦,可对白苏也是一副大爷的样子,完全置之不理。
算了,能还多少,就先还多少吧。
找一个空地,白苏准备默写大悲咒,玉净瓶是小牧童祖传之物,想来《大悲咒》也应该是他家的了,将《大悲咒》留下来,算是物归原主了。
接下来,奇怪的事情发上了,明明经文就在自己脑海,顺序笔画也一清二楚,可到了书写的时候,怎么也写不出来。
一番折腾,满头大汗,半个字也没写出来,白苏只能放弃。
小牧童,对不起了,我要回去了,最后看了一眼熟睡的小牧童,白苏踏上归去的路。
凭着记忆,白苏朝着青城山方向走去。
走在熟悉的丛林,莫名的,有一种亲切感。不知何时,自己已经习惯作为一条蛇,习惯这种阴暗潮湿的环境。
人生,不准确来说,应该叫“蛇生”,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不论多大的坎坷,只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都能挺过来。
还有小青那个小家伙,一出生,就跟着自己,像个跟屁虫一样,如今离开了自己,不知道在蛇窟过的怎么样了。
一边感慨,白苏沿着丛林穿行,朝着蛇窟方向进发。
走进蛇窟,寻找数遍,也不见小青身影,最后,白苏只得放弃,便将所有心思放到修炼上。
……
起初,白苏还不太了解,随着修行日久,也慢慢发现其中规律。
每一天,不同的时候,灵力颗粒的活跃程度不同,以太阳初升时,最为活跃,每当日出前一刻,白苏就会爬上最为高大的树顶,对着初生朝阳冥想《大悲咒》,进入那种玄妙的状态,活跃的灵气颗粒,随着白苏的冥想,进入身体,不断延伸,冲刷着身体各个角落。
另一个发现就是,不同地方的灵气浓度也不同,而这片森林,灵气浓度最为浓郁的就是这座清风谷,找一个角落,白苏在清风谷定居下来。
修行无岁月,转眼间,百年过去了,白苏在清风谷也修行了百年。
百年间,白苏对修仙界了解更深。
如今妖的修炼,分为聚灵、融合、凝脉、金丹、元婴……几个阶段,通过十年的修炼,白苏的修为已经达到聚灵第五层。另一方面《大悲咒》,白苏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诵读,如今,已经达到不用默念经文,随时进入那种玄妙的状态。
俗话说,有妖的地方,就有争斗,清风谷亦然。
在清风谷中,聚集了方圆数百里所有开启灵智的妖修。其中修为最高的是一只独角犀,修为达到聚灵七层,是谷中唯一一位聚灵后期的高手。
往下,是一只聚灵六层的火云狮,在整个清风谷中,白苏的实力排第三。
“三当家,三当家,大当家的请您到清风洞议事。”
正当白苏修炼的时候,传音符晃动,一个急切的声音传来,紧接着,一只披着灰壳的大螃蟹,挥舞着两只大钳子,来到白苏的洞口,急声汇报。
“蟹管家,麻烦跟大当家的说一声,我正修炼呢,没啥要紧事儿的话,就不过去了。”
白苏一边冥想,一边说话,仍旧端坐在床榻,一点起身开门的意思都没有。
蟹管家对这位三当家的性格已经习惯,两只眼睛聚拢,做哭丧状,继续劝说:“三当家,您就饶了小的吧,这回大当家可是有要紧事儿,说是一定要您过去一趟。”
“要紧事儿,什么要紧事儿?”
“那个,那个。”
“既然不方便说,那蟹管家就请回吧。”
“听说青云洞范围发现了元灵果林,是商讨如何攻打青云洞的。”
……
元灵果,正是当初白苏无意中吞服的仙果,属天材地宝,果实不大,却饱含灵气,食用一颗,可抵上数月修行,是最受欢迎的灵材之一。
现在想来,自己能够引动玉净瓶异动,恐怕跟吞服的那颗元灵果有必然的关系。
若是其他东西,白苏不感兴趣,可元灵果,能加快修行速度,对急需提高自身实力的白苏来说,极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