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君王九五之尊,何等威风凛凛,我见到了南离的国君。
除却那身冠盖华袍,皇帝陛下的容颜消瘦,岁月不分彼此在那张脸上留下了很深的划痕,只是那眼神依旧锐利气势依旧摄人,遥遥可见少年的英姿。
祭祀,国之大事,这样神圣的仪式有专门的祭师主持。祭祀,极严肃的事,不相干的人和女子不得参加,这是南离的规矩。
南离的祭坛就设在狩猎场所的最高处,因祭祀得名的祭坛山。
祭坛是一个四方的台,台上有巨大的鼎,台的四处有连接平地的阶梯,台很高阶梯很长。
此时那巨大的鼎中正焚了旺盛的焰,青烟缭绕直上云霄;鼎的四周布了肥厚的猪羊,烤得金黄正是狩猎所得。祭师站在鼎下,口中有词面容虔诚。
在那些连着祭坛的阶梯下,跪了满地的人影。以皇帝为首,太子其次,随后是诸臣百官,也个个都容色严肃虔诚。
我站的地方较远,齐越的护卫剑影也在,他的伤已大好。
直至那祭师下了祭坛坛下各人起立,我以为祭祀这样就算结束。
只是却见那些人全又散开,分了两旁席地坐了下来,立时便有人将先前那些用于祭祀的猪羊割细了送至各人面前。然后,通往山下的阶梯上来两名怀揣琵琶的女子。
“这是要干什么?”我转头问剑影,在这个地方取乐?
“殿下将要选妃。”剑影的语气平淡。
“在这种地方?”我一时啼笑皆非,这未免有些古怪。
“公子觉得不可思议?”剑影看着我,“祭坛下选出的妃子会得到祭师和神灵的祝福,据说这样便能减少将来的争斗,这规矩已延了很多年。”
真是美好的愿望,我很想说。
一直觉得身穿长裙的女子衣袂翻飞十分好看,只这么会说话的工夫,已有数十的女子身着长裙,暗香飘然地走到那中间空出的场地,四面向着这些坐着的人影盈盈扣礼,个个清秀妩媚各有风情显是经过了千挑万选。
然后,琵琶声响,舞袖飞扬,坐着的群臣看得如痴如醉。
齐越就坐在皇坐下方的东首,西首坐的是个头戴官帽的中年人,想必是宰相国师之流。
歌舞乐音持续了半个时辰方见停下,群臣也停下了嘴边的咀嚼,那些女子全都跪拜了下来。
我看见齐越起身向皇帝行了个礼,然后便向那些女子跪伏之地走去,他的左右各有两个护卫作陪。齐越的手指点了两下,立时有两名女子排众而出跪在齐越身前头低着,可惜我离得远看不清她们的表情。
白袍的祭师走了过去手上托着两个玉做的冠,齐越接过戴在那两名女子的头上,那两名女子伏地扣了一礼。然后祭师便站到那两名女子身前一番言语,好一阵才得结束。百官又齐齐跪下口中称喜,齐越又对着正中的皇帝行了一礼然后才一声免礼百官便又坐了。
场中只剩下那两个选中的女子和手持琵琶的女子,又是一番乐音舞影直至日落西山方才结束,百官也各自散去。
我想着出来了几天,也是该回去的时候。
“这是什么?”我摊开的掌上有一块碧绿的玉,形状奇特。
“有了这个,以后你便可以在这宫廷畅行无阻,进宫门的时候也很方便。”齐越微微的笑眼光向上,我顺着看过去那巨大的鼎虽然火焰早熄依旧有淡淡的烟,“前段时日宫中戒严如今已是解除,宫门每日清晨午间都会开放一个时辰,如果有事你可凭此玉来我殿中不必通报。”
“这玉很值钱吧,”我将那玉在掌中翻看了半晌方说,“哪天我穷了,还可卖得些钱。”
“确也如此。”齐越笑露出白白的牙,眼线拉得及长。
几日不回南府,突然觉得倍感亲切。
李秋并未歇息,正坐在屋中的椅上,柳衣在一旁伴着说话。我恐是走得急了,不想踩了袍底双膝一弯便重重跪了下来。
李秋微笑起来看了我两眼,“离年节还早,我儿出去一趟,何以变得如此多礼?”
“娘有所不知,孝敬娘本是时刻之事,何必定要等到过年?况我出去几日,定是劳娘忧心不少,行得此礼也是应该。”说罢,我站起来也不去拍身上的尘,走过去就坐在李秋边上拉着她说些旧日的笑话,引得柳衣在那边格格直笑。
说了许久,李秋又招了柳衣去给我弄些吃食,这已经成为她的习惯了只要我晚饭未和她一起用。
想起几日未见大哥他们,我便问李秋大哥他们可有来找我。结果她告诉我说昨日大哥已陪了三娘去了紫城,那边派人来说三姐病重。
三姐南翡连同四姐南玉,我一直都未见过,当日南曲大寿她们并未回来。
“还有一句话,”李秋临去前回头对我说,“你大哥要我转告你,有些时候该注意的时候言行一定要多加小心。”
我点了头,直至看着我用了送进来的夜饭,又嘱咐了几句李秋才掀帘自去歇息。
当下我也回了屋一阵洗漱方上床入眠。夜半醒了一次,月光正亮透射到窗前的桌上,桌上的玉散发着淡淡柔和的光辉,通体碧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