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们来寻求灵力,怎么会卷入明末清初的战争之中呢?欣沅对一瑶叹道。
对啊,现在人在江湖,已经身不由己了。我不知道这是命运的捉弄,还是怎的?反正现在,我看不出来,我们所做的事,和寻求灵力到底有啥关系。一瑶也叹道。
不过,你没发觉吗?李过真的和佘帅长得一模一样!如果他真的是佘帅,那这些事情,是不是就和灵力相关了!欣沅分析道。
哎!我也弄不懂了,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景云在哪儿,如果景云出现了,或许,事情才有美目。一瑶叹道。
你看这苏观生还招来了海盗,不到十天,就封了几千人做官。哎。这里真的好危险呀!欣沅又道。
嘘!隔墙有耳!小声点。一瑶提醒道。
我听说,有一个人赤手空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自称有精兵十万,就被委任为巡抚,没有想到明朝的广州会乱成这个样子。欣沅轻声道。
要不,我们告诉李过。一瑶道。
我们都知道了,李过岂能不知,我想他也在想办法吧。欣沅道。
也是哦。一瑶叹息道。
此时,李过正在街上与陈恭尹聊天。
其实,我爹一直都不太同意设立两个朝廷,现在形势已经够乱的了,两个朝廷只会民心无所适从。我爹给伯父建言过,可伯父不采纳。你看现在广州乱成什么样子了?陈恭尹向李过说道。
我知道广州是有点乱。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让两个朝廷打起来。李过平静地说道。
一点乱?走,我带你去看看!陈恭尹说着,便拉起李过的手往前奔。
又有海盗杀人了!街上传来凄厉的叫声。
你看那门上是什么?陈恭尹指着门前悬挂的东西对李过说道。
这时,李过才闻到那股恶臭刺鼻的味道,忍不住躬身作呕。
这到底怎么回事?李过捂住鼻子问道。
这是死人的肠肺!就是你父亲招的那四姓海盗,为了让这些达官贵人都能听从他们,就以此办法来对他们示威!陈恭尹道。
太可恶了!我回去一定会告诉家父!李过咬牙截齿地说。
恭尹,我到处找你,原来你在这里!从一个巷道里跑出一个气喘吁吁的长相魁梧的青年。
这位是?李过问道。
这是我朋友、同窗,也是我父亲的学生,叫屈大均。
大家彼此寒暄了一番,又开始讨论时事。
其实,民间对首辅大人,也就是令尊评价挺好的,都说他以前在出任无极县知县时,得罪上官,遂遭诬陷,可他却很淡定地说,我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奈我何!这是何等的胸襟呀!他当官八年,没有余款,连年迈的母亲,也就是你奶奶,都是由他人资助,才能维持生活。这是多么清廉的一个官呀!可是现在,不怕你生气,我们竟有些看不懂他!屈大均直言相告。
我父亲肯定有许多做得不太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了!有问题,也及早告诉我,我好劝劝他!李过道。
是啊,我们之所以告诉你,也是希望你劝劝你父亲。你看现在大明江山都成这样了,伯父还要和皇帝一起大兴土木,到处选妃,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呀!陈恭尹叹息道。
就在这时,一瑶和欣沅赶过来禀告:公子,永历朝廷派了一个使者前来朝拜,陛下正在召见,相爷也让你去听下。
好,两位兄弟,要不一起去听下,一瑶和欣沅,你们先回府里吧。李过边说,边对欣沅和一瑶使了一个颜色,示意她们可以按照约定自行安排。
李过三人进入大殿,听见苏观生正在训话。
大胆!这是我们陛下,作为大明臣子,连礼仪都不懂了吗?苏观生大声斥问。
高高在上的朱聿鐭也被气得脸都绿了,但他强忍着,没有吭声。
立在殿中的一来者,大笑一声:一个国家还有两个皇帝不成?微臣只识得梧州的吾皇,这里上座的只是唐王!
此时,被苏观生倚重的顾元镜走出大臣行列,正色道:请来使看清楚了,你说梧州的那位是桂王,大家说说一个丢下广东社稷黎民不顾,只会逃命的人,能做皇帝吗?配做皇帝吗大家再看看我们的皇帝,在关键时刻,却敢于挑起天下重担,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皇帝!
来使又微微一笑说道:唐王是洪武帝远支,能继承大统吗?尊卑有别,我们可不能坏了规矩!
放肆!你竟敢说朕不能继承大统!朱聿鐭实在忍不住发不声来。
此时,苏观生忍不住道:陛下息怒,既然他要理论,那我们就要他心服口服!血脉远近,不代表德行高低,弘光帝乃神宗嫡孙,结果如何?最终,南京沦陷,社稷倾颓;先帝隆武爷虽然血脉稍远,但却是一个励精图治、有口皆碑的好皇帝;殿下乃先帝之弟,兄终弟及,又有何不合祖宗规制?
顾元镜接着道:所以我们选帝,要举贤不唯亲,大家说是不是?
是,举贤不唯亲,举贤不唯亲!大家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李过在大家的感染下,也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
来使不慌不忙道:大家有这样的认识,我也不反对,但是,大家可以出广州城看一看,这偌大天下,现在到底用的是哪家年号,我们究竟是在秉承谁的意志?这个我说了不算,你们说了也不算,要天下的百姓说了算!
这个倒有些道理,皇帝不能只是一个城的皇帝!屈大均和陈恭尹窃窃私语,群臣也有些议论。
苏观生还在思索怎么回应时,来使又接着道:吾皇身兼天下重任而率先奔逃,的确有失偏颇,可他已经下了罪己诏,大家不知吗?那我再来给大家读一遍!
说着,他从怀里拿了一份诏书念了起来:天下纷乱,罪在朕躬。昔鞑虏压境,朕本图以广西、湖南之军,结合云贵,以粤地为前沿,力图恢复大明之志。然朕忽视南粤民心,致唐王自立。事变皆因朕起,朕一体担承。朕已知错,必定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