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关键就是要截断其退路,为此,山县分出多支部队执行该任务,浅间小队便是其中一支。
浅间小队原来分到的活,是负责把哈拉哈河上的浮桥炸掉。偏偏出发后迷失了方向,只好像土拨鼠似的乱跑乱窜。后来他们见川叉方向黑烟冲天,预料搜索支队正遭围困,小队长便自作主张,带着士兵们趁着浓烟冲进了沙丘。
浅间小队给东八百藏带来了一线希望和生机。尽管这个小队只有80名步兵,而且缺乏反坦克武器,但对于兵员已屈指可数的搜索支队来说,还是有些雪中送炭的意思。
东八百藏喜出望外,急忙扩大掩体,让浅间小队进入防线一道死守。在死守的同时,他还不断派出联络兵潜出包围圈,向山县求援。
由于东八百藏未带通信设备,他不知道山县已经改换了汇合地方,所以联络兵去的还是原先商定的老地方,结果就是没碰到日本兵,撞上的全是苏联兵。
东八百藏前后派出去七趟人,能乱摸一气摸到742高地的只是极少数。第一个找到的幸运儿给山县带来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一个
先听好消息浅间小队误打误撞,已与搜索支队会合。
坏消息是,浅间小队就要跟搜索支队一起完蛋了
山县侧耳听去,在联络兵所述方向,枪声之激烈,如同炒爆豆一般,便知道对方没有说谎或夸大其辞。
现在最重要的事是得赶快把陷于重围的两支部队给捞出来,可是在苏军炮火的重锤打击下,捞人谈何容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又有一个东八百藏派出的联络兵冲出包围圈,来到了742高地。这哥们儿比头一个可狼狈多了,他浑身是血,连走路也踉踉跄跄,东倒西歪。
联络兵嘴里不住声地喊着:“山县联队长,山县联队长”他向山县报告,搜索支队伤亡惨重,死伤过半,面临着弹尽粮绝、全军覆灭的危险,必须予以紧急增援。
距离不是产生美,是产生可怕的伤亡。在742高地与川叉之间,炮火连天,看看那个联络兵的情形就知道,若是支队上去,肯定是有多少赔多少,这种情况下,还要奢谈什么“紧急增援”,几乎是在逆天行事。
但是山县又不能不表示一下。既然搜索支队缺子弹,那就送子弹过去吧,他派副官汤屋九八郎少尉组织一个小队,押着一卡车弹药向川叉出发。
汤屋小队出发没多久,就遭到蒙军骑兵和装甲车的袭击,还没碰到包围圈,一个小队便嗷一家伙没了。
继汤屋小队被灭之后,山县再派一个步兵班,仍然是身负给搜索支队运送弹药的使命。这个班的运气比汤屋小队要强上一些,他们突击到了搜索支队身后七八百米的地方。
正是在那里,步兵班也遭到了包围。带队军官下令将弹药埋进土里,然而冲向苏军,结果当然只能是步汤屋小队的后尘整班士兵一个不少,全部呜呼哀哉。
炮击靶场
随着噩耗接踵而至,山县像被人提着脚倒拎着浸到了冷水盆里,牙齿咯咯地打起了冷战,其他指挥官也个个面如土色,表情无比苦恼。
有人开始对山县的指挥提出异议,认为先派一个小队,再派一个步兵班,犹如在打发乞丐,是保全实力的自私表现要派,你为什么不派一个中队去,那样小队和步兵班也不至于让苏蒙军轻而易举地给吃掉。
山县有苦难言。慷慨大方得有资本啊,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如果东八百藏是乞丐,他山县就是穷人,兜里哪还有什么大钱。
要说一点没有,那也是假的,在众人的议论之下,山县一跺脚,下决心遣出军旗中队。
日军联队的军旗名义上为天皇亲授,按照规定,军旗在则编制在,军旗丢则编制裁,因此各联队都把军旗看得如性命一般,通常情况下,都会由被认为最优秀的少尉军官担任旗手,并专设一个军旗中队来进行护卫,军旗中队在联队的地位可想而知。
军旗中队走到半途,中队长就感到气氛不对:苏蒙军早将搜索支队包得有如铁桶一般,纵使军旗中队能冲进包围圈,也无法扭转局势,其命运很可能就像汤屋小队、步兵班那样,落得个飞蛾扑火、白白送命的下场。
军旗中队迟迟不敢上前,这时山县也猛醒过来,认识到一旦军旗中队再有闪失,整个山县支队就会失去基本战斗力,他也可能会像东八百藏一样陷入绝境。
山县赶紧发出命令,急召军旗中队返回,军旗中队顺水推舟,忙不迭地撤回了742高地,拯救行动暂告中止。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苏军终于停止进攻,炮兵阵地似乎也进入了休息状态。紧张了一天的山县支队得以重整,重伤员运至后方,轻伤员得以裹伤止血,士兵们利用这一机会赶紧恢复和补充体力。
原先山县曾派第11中队埋伏于苏蒙军主阵地之南,任务和浅间小队相似,为的是阻断苏蒙军向河西的退路,可是在主力进攻受挫后,这种策应实在已没什么必要,山县便又用无线电将第11中队紧急召回。
半夜,第11中队到达742高地,加入山县支队的作战行列,增加了防守力量,让山县难得地松了口气。
最痛苦的还是搜索支队,他们已经一天水米未进,士兵们刚想从战壕里探出身体透透气,突然之间,一场没有任何预告的大戏开了场阵地被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东八百藏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炮弹便兜头砸了下来。
这是苏联人早就安排好的。蒙古高台上的防空探照灯车,用强光将阵地牢牢罩住,然后展开狂轰滥炸。
火炮打了整整一夜,把东八百藏刚刚冒出的那点志气和希冀又给全部浇灭了。
1939年5月29日晨,苏军出动飞机进行空中侦察,以检查晚上“疲劳攻势”的成果。在发现搜索支队蔫掉大半后,苏军决定继续缩小包围圈,直至予以一举歼灭。
包围圈内枪炮声大作,苏蒙军“乌拉”“乌拉”的叫喊声如松涛卷起,连742高地这边也能隐约听到。
虽说山县昨天无力援救东八百藏,但唇不离腮,尤其作为前敌指挥,他不可能不担心搜索支队的安危,这些喊声把他弄得坐立不安。
生力军回归,又经过一晚上的休整,山县觉得无论如何要再尝试一次。他拔出战刀,指挥日军以猪突冲锋的方式,向苏军设在川叉的外层包围圈发起冲击。
扼守这一层的是蒙军骑兵15团。面对日军一浪高过一浪的“人海战术”,蒙军眼看就要吃不消了,此时苏军指挥官传令:你且闪开,瞧我们的
苏军不靠步骑兵,靠的还是大炮。山县其实也带来了炮,不过他的炮全打了酱油。
作为步兵的直接支援火力,每个日军联队都配属一个山炮中队,拥有4门四一式山炮,但与苏联火炮相比,四一式山炮的射程实在太短,根本就够不着对方,为免在这种极不对称的炮战中归于灭亡,山县只好让山炮中队不声不响地躲到了沙丘背后。
窝囊的日军山炮缺席战场,诺门罕便成了苏军一边倒的“炮击靶场”,密集的炮火就像一把梳子,任冲锋的日本兵再怎么怒目圆睁,大吼大叫,它都不慌不忙地一道道梳过去,梳过之后,地上全是死人和鲜血,再不见一个能喘气呼吸的了。
到了中午,山县支队不得不收兵回营。这时的山县异常焦虑,不光为东八百藏,还为他自己。
从苏军的作战规律来看,炮击之后,必然会继之以坦克攻击,而以日军冲锋失败后的这种沮丧士气,还不一定能挡得住坦克。
山县从战壕里爬出来,在阵地上巡视了一圈,这种预感越来越强烈。他狠狠心,让人从高地后坡把一门速射炮给推了出来。
这种速射炮又叫37毫米步兵狙击炮,在配合步兵作战时,可用以破坏对方机枪阵地及掩体,必要时,还能以发射穿甲爆破弹的方式,击穿坦克,日军没有专门的反坦克炮,这种步兵速射炮也就被拿来充了数。
显然,山县需要速射炮发挥出的作用,是后面那一种。
下午苏军果然出动了坦克。速射炮手瞄准其中的一辆射击,三发三中,苏军坦克冒着白烟燃烧起来,坦克攻击随即戛然而止。
这是日军火炮第一次冒出来露脸,炮手的射击技术和炮弹的精准程度,总算给山县支队带来了一丝心理安慰。当时松本正好趴在速射炮身后,整个射击过程让他的心怦怦直跳,就怕速射炮打不中坦克,让坦克冲进阵地。
直到坦克被摧毁,他才如释重负。不过好心情一共维持了不到十分钟,十分钟过后,一架苏军飞机从低空飞来。
“不好,要投弹”松本急忙跳进战壕隐蔽。
飞机并没有投弹,只是从上空一掠而过。看来不是轰炸机,是侦察机,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松本的脸突然变得惨白,他大叫道:“危险”
话音未落,苏军的一阵弹雨已经落进速射炮阵地。速射炮当场被炸毁,五名炮手一个不少,全部阵亡。
松本亲眼目睹的,是苏军一次完美的地空协同配合,在侦察机的指示下,地面火炮像长了眼睛一样,对敌方目标的打击极其准确有效。至此,山县再也不敢把任何一门炮搬出来现眼了。
不过他倒也不用过分担心自身安危,因为苏军已经把攻击重点集中于川叉,准备在那里完成最后的围歼。
活鬼
1939年5月29日傍晚,天色渐暗。被折腾了一天的搜索支队精疲力竭,又累又饿又渴,他们人人大汗淋漓,血污满身,犹如从地狱爬出的活鬼一般。
在面临灭顶之灾的最后时刻,东八百藏仍没有完全放弃得救的希望,除让一个班乘隙突围外,他还向山县支队派出了一名联络兵。
这个联络兵足足花了两个小时,才找到742高地。向山县联队长报告完情况后,联络兵敬了个礼,就要转身离去。
山县突然问道:“你现在去哪儿”
联络兵不假思索地回答:“回原阵地。”
山县说:“你不要回去了,现在他们正在做最后的冲锋。”
这时联络兵才注意到,山县的眼睛一直凑在炮兵瞄准镜上他不光是听,而且能依稀看到搜索支队的惨状。
你都看到了,为什么始终见死不救联络兵悲愤莫名,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不知道联队长说他们正在做最后的冲锋这句话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山县的心情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恐惧。正因为看得到,所以他根本就不敢跑去送死。
晚上7点,与昨晚几乎一模一样的场面再次在川叉上演:蒙古高台上的探照灯一齐打开,随后百炮齐轰,无数道黑色烟柱冲天而起,大地在剧烈的爆炸声中颤抖不已。
有所不同的是,前晚属于折腾死你,今晚却是要做一个彻底的了断。
大炮摧毁了搜索支队在外围仅有的一点抵抗力,大炮一停,蒙军骑兵17团就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冲入了内层。
到处是灼烈的气浪和焦煳味,到处是喊杀声,苏蒙军方面是“乌拉”“乌拉”的呐喊,那是在进行势不可当的冲锋,日军方面则是“呀”“呀”的嘶叫,其中透露出的,是无限绝望和悲惨的心境。
沙丘上负责阻击主力的是浅间小队,但他们所剩不多的子弹很快就打光了,蒙军骑兵不见日军射击,便放心大胆地驰马冲上沙丘。这种情形下的战争已经跟屠杀没有两样,骑兵挥舞马刀,将浅间小队砍杀罄尽。
东八百藏率领余下的十几名日军骑兵继续抵抗。躲在环形阵地里的这些人已状若疯狂,虽然他们的骑枪里早已空无一弹,但手上马刀的寒光和那种歇斯底里的状态,仍令蒙军骑兵为之胆寒。
骑兵怕,t130喷火坦克不怕。它们被调上来后,用烈火浓烟将环形阵地紧紧裹住。日军骑兵连呼吸都感到困难,终于被逼爬出阵地,向坦克发动自杀式冲锋,这就是山县透过瞄准镜所看到的“最后的冲锋”。
下面的情景,山县也看得到,但他不会告诉气得浑身发抖的联络兵:t130正喷出一道道高温火焰,将垂死挣扎的东洋武士一焚了之。
对来自川叉方向的动静,742高地上的士兵们和他们的联队长一样,只能远远地望着听着,他们能做的似乎也只有这些,直到那里的炮声、枪声、喊杀声全部归于沉寂。
搜索支队覆灭也罢,存活也好,山县除了听之任之,别无他法。连着两天的苦战,山县支队的官兵也已疲劳至极,为了让战斗兵好好休息,以便应付第二天苏军可能发起的进攻,山县干脆让松本从卫生队组织人手进行夜间巡逻。
这趟差使对松本来说,可谓惊魂。先是在巡逻中碰上并赶走了蒙军侦察兵,接着又在月光下撞到了一名搜索支队的“活鬼”。
“活鬼”是名军曹,就是他奉东八百藏之命,率一个班的士兵乘隙实行突围。突围途中,这个班遭到苏军坦克的袭击,除该军曹外,所有士兵都已战死。“活鬼”军曹浑身是伤,他连滚带爬,急着返回原阵地,结果阴差阳错地进入了742高地。
山县联队长闻讯赶来,军曹已经神志不清,还以为来者是东八百藏。他推开周围搀扶他的士兵,向山县立正敬礼,简单汇报后,高呼一声“天皇陛下万岁”接着突然倒地气绝。
众人目瞪口呆。松本俯身检查,确实是死了,“活鬼”真的变成了死鬼。
1939年5月30日晨,苏军大炮对742高地进行新一轮齐射。
经过一连串的进攻和侦察,苏军对山县支队在高地的布防已经很清楚,知道高地东侧是主力部队,西侧是卫生队所在,一个为前坡,一个为后坡,后坡有山顶遮挡,不容易被炮弹打到。
这次再开炮,就分开来打。东侧前坡仍沿用杀伤力较大的榴弹,对日军主力进行覆盖式打击。在西侧后坡,代替榴弹的是霰弹。
霰弹也称子母弹,弹头装有定时引信,能在预定目标上空及附近爆炸,这样炮弹即便绕着弯也会给下面的卫生队造成威胁。
卫生兵们蹲在战壕里,就听到头顶的霰弹像雷击闪电一样啪啪作响,吓得他们一动不敢动,战地救护也无法进行。
一小时的炮击好不容易结束了。卫生队抓紧时间到前坡去给伤员清创换药,没受伤的战斗兵则抓紧时间打盹儿。
742高地的山县支队剩下不到三百人,搜索支队已基本可以判定为全军覆灭,第23师团和关东军总部无不为之震惊。
作为诺门罕战役实际上的总设计师,坐镇海拉尔的辻政信所受触动,并不在第23师团长小松原之下,他当即决定以视察为名去趟前线。
1939年5月30日下午2点,一架小型侦察机突然降临在742高地。山县支队事前并没有接到通知,还以为是苏联飞机,阵地上顿时紧张起来,有的士兵甚至开始举枪瞄准,直到辻政信从机舱里走出。
此前的辻政信其实在关东军基层官兵中颇有声望,除了负责制定那份“要纲”外,还以朴素清廉著称。走下飞机的辻政信并无钦差大臣的架势和派头,他一身士兵打扮,脚上只穿了一双布鞋,且始终面带微笑。
众人对辻政信敢在这种时候亲临险地,且面无惧色,都惊到咋舌,很多人发出敬佩之声,一时大家全忘了给他敬礼。
辻政信对此毫不在乎,倒是士兵的惊惶情绪很快让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先前从川叉突围出来的几个士兵看到辻政信后,倒在地上痛哭起来:“东支队即搜索支队全灭了”
辻政信强作镇定,喝止了士兵的哭泣:“住嘴,谁说东支队全灭了,你们几个人不是还活着吗东支队还在,灭不了。”
虽然这样说,但是辻政信心里别提有多窝火了。他随后径直找到山县,当着士兵的面,就将其劈头盖脸痛骂了一通。
在辻政信看来,在诺门罕与苏军作战并没有错,错在山县用兵无方,如果山县支队倾全力以救,搜索支队决不至于落到全军覆灭的地步。
山县与东八百藏是士官学校的同期生,辻政信因此借题发挥:“难道东八百藏不是你的同学吗你的友情都到哪里去了”
山县是大佐,辻政信只是少佐,可辻政信是山县的上级,话再难听,山县也得忍着,哪怕是一泡眼泪含在肚子里。
辻政信制订了作战计划,山县执行了作战计划,要打板子,两人的屁股都得被打到跟猴子屁股一样红。辻政信想来想去,给山县,也给他自己支了一招:“这样下去不行,今天晚上你给我去收尸,说什么也要把尸首给抢回来。你要是不去,本官亲自去”
山县哪敢说不去。辻政信松了口气,他把自己的活也给安排好了:“你在这里负责收尸,明天我就回关东军司令部发布消息,说我们通过发动夜袭,取得了赫赫战果,并把蒙军赶回了西岸,你看怎么样”
除了鸡啄米一样地点头,山县还能有什么其他表示。
交代完这些,辻政信便又重新坐着侦察机离开前线,而“收尸”难题则留给了山县。
鬼打墙
“收尸”里面的“尸”除搜索支队外,别无分店。尽管山县挨了辻政信一通臭骂,但不肯使大钱的脾性丝毫未改,他竟然把活摊派给了松本卫生队。
收尸本来确实是卫生队的分内活,可是得看这是什么时候,那又是什么地方。先前被派去的作战单位,从浅间小队开始,到汤谷小队、步兵班,无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弄到军旗中队都裹足不前,战斗力近乎为零的卫生队不是去“收尸”,简直是去“送尸”啊。
松本怒火中烧,大骂“收尸”的倡议者辻政信是个无谋、胡谋、乱谋的“三谋参谋”,接着便是山县:军旗中队这样的王牌部队你舍不得派,却把我们这群后娘养的推出去当陪葬,不是我说你,你的心真够一个狠
松本找来一个卫生兵,对他吼道:“你给我到联队部去说,没有步兵的联合行动,卫生队无法完成收尸任务要去的话,联队一定要派兵保护。”
山县也知道自己在强人所难,就给松本派来了一个步兵班。
假如遭到苏军攻击,这一个班连给人填牙缝都不够,可是按照山县那气量,绝不可能有更多想头,松本只好率步兵班和卫生队组成的“收尸队”出发了。
“收尸队”分乘三辆卡车,开了几公里,估计已经接近川叉,便集体下车,进行搜索前进。
当晚的夜色很给松本面子,到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天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一米开外什么也看不到,让“收尸队”少掉许多被袭击的顾虑。可与此同时,也增加了搜索的难度,茫茫草原,没有任何地标,加上为了不让西岸的苏军发现,所有手电筒都用黑布包了起来,以致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第8节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地狱绝杀: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第8节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总有渣渣想害我[快穿]](/cover/15/15749/15749s.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