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陈继堂喂完猪回来,走到门前,便见屋里炊烟袅袅。想到屋子里还有娇妻在等着自己,心头便升起一股强烈的归属感来。
以前,他做什么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打猪草,甚至,一个人生病。
每次当他喂完猪的时候,才会有时间去弄晚饭。
可是现在,他有了妻子,她就在里面给他做饭呢。
敲了敲门,陈继堂便站在门边等着。
李三斤正在屋里做饭呢,听见有人敲门,便知道是陈继堂回来了。将柴火往灶里塞了塞,李三斤赶忙出来开门,果见陈继堂站在门外笑意吟吟地看着她。
“这么快就喂完了啊”李三斤问到,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走,“今天晚上我炕了几个粗面馍馍,我想着沾着那些菜汤应该好吃。”
待到吃到嘴里,陈继堂发出了长长的满足的叹息。的确如此,虽然是粗面做的,但是热热的馍馍吸足了菜汤,味道出奇的好,不比细面做的差。
饭后,李三斤主动洗碗刷锅,还把陈继堂往外推,同时给他端了一盆洗脚水。泡着脚,陈继堂第一次觉得这屋子有了烟火味。
难怪有人说新婚甜如蜜,又说有情饮水饱。
陈继堂这几日的伙食跟以往相比,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善。李三斤勤俭,放着细面舍不得吃,基本顿顿吃的都是粗面,但是味道却是比以往都好。
三天来,两人都红光满面的,看着倒像是年轻了几岁。
特别是李三斤,一下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中解放了出来,又换上了新的衣衫。头上则插着陈继堂老娘留下来银簪子,手上戴着银镯子。
虽然还是黑瘦,但眼睛明显的更加明亮了。
一种叫做自信的东西注入了李三斤的骨子里,让她看起来不再是以前那样畏畏缩缩的模样。
夫妻俩这几晚上自然都是干柴烈火,缠缠绵绵,吃不饱的样子,以至于第三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便晚了些。
对此,陈继堂早就习惯了,他一个人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时间观念的。反正什么时候醒,就什么时候起床做事。
倒是李三斤颇有些不好意思,赶忙起床仔细梳洗了,又难得抹了些陈继堂前几日便买好的不知道什么膏体,反正闻起来香香的。想了想,又抹了些桂花油,把头发梳得齐齐整整的,这才赶忙开始做饭。
饭后,又喂了猪,一切准备妥当,陈继堂又将回门的礼物检查了一遍,生怕出错。他是想给李三斤长脸,让李三斤的娘家人觉得没有嫁错人。
要说这回门礼,虽有一定的定数,但严格说来,其实完全是按男方的财力和女方的亲厚关系来决定的。反正多一点少一点都不是问题。有些家里穷的,或者不喜欢女方的,就是随便薅一把菜就去回门的也有。
陈继堂准备了一只鸡,自然就是那只叶氏送的乌骨鸡。原本他执意要杀了吨给李三斤吃,李三斤便道:“咱们现在啥都有,也不是非要吃这鸡,倒不如养着吧。”
陈继堂想了想,便觉得还不如回门的时候带回去。
除了这只临时加进去的鸡,还有两匹布,五斤肉,两只鸭,五斤红糖,一百个鸡蛋,一些糕点。最重要的是,他让李三斤从两人的全部身家里拿出了二两银子,这已经算是这个家能够拿出的很贵重的礼了。
看一切万无一失,陈继堂也梳洗了一番,想了想,又到隔壁的那道小门敲了敲,见叶氏来了,便道:“嫂子,那今天就麻烦你辛苦一下了。一切材料我都切好了,中午的时候麻烦你煮好了喂下猪。你放心,到了晚上,我们是必定会回来的。”
闻言,叶氏便道:“放心吧,我知道了,你安心地跟妹子回门去,这里有我。”
锁好门,陈继堂这才和李三斤一人提着一大堆东西往李家村赶去。
就在前天,李三斤还在为回门的时候拿什么回去而发愁。现在一看,根本就是杞人忧天。原来,陈继堂早就开始准备了,且准备的这样充分。
就这些东西,在她们村里也能排的上号了。
要说这些东西着实不少,两人的两只手都不得闲。好在路平坦好走,夫妻俩感情又好,你一眼我一语的,不一会儿便到了李家村村口。
李跛子家有六个孩子,除了李三斤,其余五个都没个正式的名字,而是按照一二三四的顺序叫着。咋一听,倒也不别扭。
李三斤是老大,下面是三个妹妹,最小的是两个弟弟。这不,这会儿李老四带着老五老六在这里守着,见到李三斤,立即开心地叫了姐姐。又看了看一脸憨厚的陈继堂,这才齐齐叫了声“姐夫”。
陈继堂赶忙应了,李三斤便道:“老四,你二姐三姐呢?”
老四便道:“娘说姐姐姐夫今天要回家,所以一大早就让她们帮忙择菜做饭呢。”
李三斤便道:“快,带着弟弟回家,姐姐这里有糕点哦。”
一听有糕点,老五老六一阵兴奋,也不要老四管了,主动就往前走。别看他们还小,心里可精着呢,知道若是就此拿出糕点来,多少都是不够分的。
村里馋的孩子太多了。
有些人家吃肉都是挑晚上吃,就怕有人串门。
一路上,看热闹的人也不少。毕竟是农闲时节,加之又要过年了,因此不少人都是挺闲的,坐在村口这里闲聊。
李三斤倒也不害臊,反正都是乡亲,便逐一给陈继堂介绍了,又都笑着打了招呼。
在这些人眼中,愿意出二十两银子的冤大头定然是缺胳膊少腿的,又或者是吊儿郎当的。再不济,也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
可是,此刻见了陈继堂,五官端正,身体壮壮的,根本没啥毛病,且手上还提了这么多东西,李三斤居然还抹了头油戴了银簪子银镯子。
乖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李家闺女瞎猫碰上死耗子,嫁了个如意郎君的消息不出半天便传遍了李家村。她大堂哥前几天是宣传了一下,但见他醉醺醺的,大伙便没当回事,只当他是要面子。
真要如他宣传的那样,他们如何不知的?
陈继堂却是不知道这些的,和一群小姨子小舅子开开心心地回了李三斤的家。
李跛子抽着叶子烟,时不时的便往外面看一下。按理说两人也该到家了,怎么这个点了还未回来?
不会是姑爷嫌弃他要了二十两银,生气了不回来了吧?
陈氏也是着急,饭已经做好,菜也全部切好了,就等着女儿女婿回来便可以下锅。现在天冷,可不好提前做,要不然端上桌的就全凉了。
看着还在抽烟的李跛子,陈氏便有些抱怨。当然,这些抱怨只是闷在心里。多年的习惯了,她是不敢当面反驳李跛子的。
就在二人忐忑之际,便见自己两个儿子率先走了出来,接着便是陈继堂和李三斤。
他下意识地张口就要骂李三斤,骂她混账,不知道天日,害他担心。但一看陈继堂看着他,便立即改口道:“哟,你们回来了啊。快进来。”
又朝屋里吼了一声,“老二老三,出来拿东西。”
现在的李三斤,可是人家的婆娘了,不能随意骂了。
陈继堂不知道,李三斤却是知道的。见李跛子一脸吃瘪却又要讨好他们的样子,心里不是滋味。但更多的,是舒服。
陈继堂赶忙快几步走进屋,唤了李跛子一声“岳父大人”,这才将东西放下来,又转过头去接下李三斤手里的东西。
这一小动作自然没有逃过陈氏的眼睛,看见女婿这样疼爱自己的女儿,又见李三斤气色好,脸上始终挂着笑,又带着首饰,陈氏悬着的心一下子便放了下来。
一时间又是慌乱的彼此介绍和认亲。
李跛子见了桌子上这些礼物,心里开心的不得了。
原本以为陈继堂最多买些肉回来,没想到会拿这么多东西,说明对这个家足够的重视。李老二则麻利地将鸡鸭脚上的绳子解了,拿竹笊篱关了起来,这才倒厨房开始帮忙。
陈氏见有肉,也不客气,当即割了一大块,和两个女儿开始做菜。今日人多,又是女儿回门,马虎不得。
这顿饭自然是十分丰盛的,大家都吃的十分开心。不得不说,美食的确能够安抚人心。
李三斤趁机和陈氏说了说养猪的窍门,又说那只乌骨鸡多么多么厉害,听得几人开心极了。
另一边,陈继堂自然和李跛子聊着,顺便说了些他们村现在广为流传的套种经验,以及施肥的技巧等。李跛子虽然有大男子主义倾向,但种庄稼却是一把好手,要不然也养不活这一群儿女。
一听陈继堂讲的,当即拍着大腿道:“这个法子好,我开春就试试。我家租了二十多亩地,这样算下来,指不定能够多收两三层呢。”
李三斤又说起李家村的石板路和学堂,这些都让李家人非常向往。
末了,陈氏便趁着几个孩子都去吃糕点的空档,拉着李三斤道:“娘现在不担心你了,等你再生个儿子,一切就好了。只是,你这几个妹妹也一年大似一年的,往后你留心着,若是有那条件不错的,也给你妹妹们留意着。”
李三斤只好应了,其实心里觉得很为难。
陈家村现在的条件越来越好,前段时间更是出现了说亲的。就他们家这条件,的确是难了些。
不过,她的几个妹妹都生的比她好,反正还早,先留意着,未必就不行。
到了晚饭时间,李跛子和陈继堂已经聊的难舍难分,这让陈氏十分的开心。她一直担心女婿心里不快,现在看来竟大可不必担心。
原本要住一晚才回的,但陈继堂家里特殊,还有那么多猪要喂,且李跛子家根本住不下,于是,两口子吃了夜饭,趁着夜色回了陈家村。
这一晚,大家都睡得特别好。孩子们是因为肚子里有了油水,陈继堂是因为喝了些酒,而陈氏和李三斤则是开心。
第二日,陈继堂才想起家里还有三斤多花生。这段时间太忙了,一日都没闲着,他倒是忘了这个。
当他拿出花生的时候,李三斤高兴的都快疯了,同时又是一脸的好奇。原来,城里的酒楼里,那卖的比金子还贵的长生果就长这样啊。
见状,陈继堂便道:“你尝尝吧,这味儿可好了。”
出乎意料的是,李三斤摇了摇头道:“不行,这怎么能吃呢,我们得全部留下来做种。明年到季的时候,咱们去叶家嫂子那里问问该如何种,咱们全部种下地。等到了秋天丰收了,再吃也不迟。”
见李三斤态度如此坚决,陈继堂笑了笑,也不勉强她。
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的过着,期间,李三斤又去买了三十只小鸡仔回来养着。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新年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鸭鸭乡厨的生意更是好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只见众人日日都是在采购,或者去做厨,反正在村里的日子没有倒是没有几日。
这让其他人简直羡慕死了,一边羡慕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一回这些人又该能赚多少银子。
鸭鸭乡厨原本就有机动人员,所以虽然忙,但基本上还算是忙的开。可是,到了腊月二十七这日,朱氏生了一场病,不停地打喷嚏,这样的状态是不可能去帮忙的。
一来主家忌讳,二则也不利于病情。
想了半天,大牛妈道:“依我看,必须得找一个来帮忙了,就按最低的报酬算。我知道大家都想多赚一点,可是最近大家都太忙了。你看,刚倒下了一个,再这样下去,指不定还要累倒几个。生病是小,慢慢养着也就好了。可是,咱们太累了,做出来的菜味道就会打折扣。要是传了出去,多的都损失了。”
闻言,赵氏便道:“嗯。我也同意,那就这样定了,咱们赶紧找个人帮忙。”
朱氏一边打喷嚏一边道:“都是我不好,拖大家的后腿了。只是,这找人实在是不好找,现在大家都盯着我们这里,都想进来帮忙,找了这个不找那个,都是不好的。哎!”
朱氏说的倒是实话。
半响,赵氏说道:“我这里倒有个人选。说起来啊,这人非常勤快,啥事都能干,而且她家里情况特殊,想来没有人会反对。”
说完,便朝叶氏家隔壁努了努嘴。
众人一听,便瞬间明白了赵氏的意思。
的确如此,这次帮忙无论找谁其他人都会有意见,但是找李三斤却是再合适不过的。陈继堂辈分不低,且为了成亲花光了银子,可以说是村里目前最穷的人家。
至于其余的,哪家不是刚分了银子,都有不下百两的存银。相比之下,陈继堂家倒是穷得叮当响。
因此,当大牛妈和赵氏来到陈继堂家的时候,李三斤简直懵掉了,实在是不知道两人来做什么。
这几天她不是和陈继堂一起打猪草切猪草煮猪食喂猪,就是在家里整理。这次成亲比较仓促,家里乱哄哄的,需要整理的地方很多。
李三斤赶忙让两人坐了,这才说道:“两位嫂子找我有什么事吗?”
大牛妈见她把屋里弄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心里的满意度更高了,便直接道:“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最近找我们做厨的人却还是很多。偏偏近日你朱嫂子又病倒了,所以我们实在是忙不过来,因此需要找一个人帮忙。你会炒菜吗,或者会不会做厨房的活?”
“我会,厨房里的活我都会。或者,我挑水也行,你们别看我瘦,我力气很大的。”李三斤赶忙道。
虽然才嫁过来几天,可是和大多数村妇一样,加入鸭鸭乡厨简直就是她们的梦想。如今对方主动找上门,她自然要表明态度的。
闻言,大牛妈笑道:“我们不需要你挑水,就需要会做厨房里那一堆事情。例如,择菜洗菜切菜菜肉拔毛等等。当然,能上灶就最好了。”
李三斤赶忙道:“我行的,嫂子,你就让我试试吧。若是不行,我自己走就是了。”
赵氏便道:“那便就这么定了,今天晚上你就过来。这一次,我们要坐牛车去隔壁黄家坳做厨,这次是喜宴,一大早就要开饭的。不过,得先说明了,你是来临时帮忙的,等你朱嫂子病好了你就不能来了。但是,以后若是有需要,我们优先考虑你。”
李三斤千恩万谢地送走赵氏和大牛妈,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要说她在李家村,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要说人很多时候就是需要一个机会,一个平台,她李三斤根本不怕累不怕苦,更不怕脏,只要有银子赚,让她做什么都行。
李三斤赶忙去隔壁猪圈和陈继堂商议了,陈继堂自然是开心,又道:“估计是人家看我们过得不易,有意补贴我们,你要好好干,不要偷懒。”
闻言,李三斤便道:“看你说的,我拼命还来不及,怎么会偷懒。我一定要趁这次机会留个好印象,以后有需要他们便会想到我。人家赵嫂子说了,以后优先找我。我可是听说了,做一次厨就有三两银子赚呢。”
又说了一会儿,李三斤才想起来自己只顾着高兴,都没问清楚需要带些什么,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去了赵氏家询问。原本大牛妈更近的,可是她想着不如赵氏家方便,于是便去了赵氏家。
结果赵氏道:“你什么都不用带,穿的暖和一点就是了。你也知道,大晚上的冷的很。”
虽然朱氏因病没能参加,但众人都是做惯了的,和主家将菜色一商议好,其余的不过是按部就班。李三斤虽然是第一次做厨,但却大大超出了赵氏的想象,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样,几乎都会做。
她主动地将菜拿过去洗干净了,按照要求切好了放在案板上,之后根本闲不住,又去挑水,帮着生火,劈柴,直把陈千山吓了一跳。
只有叶二妹想着想着眼眶就红了,这李三斤之所以这样,还不是因为想表现。最重要的是,她仿佛另一个自己。这个李三斤,在娘家肯定没少吃苦。
于是,叶二妹在做面条的时候便带着李三斤一起做,有意教会她。
末了,赵氏见还有一个素菜,又见李三斤一直盯着她炒菜,也是存了试试她手艺的心思,笑着说道:“最后还有一道素菜,要不三斤你来试试吧。”
李三斤既惊又喜,她是真的想上灶,可是又害怕自己做不好,毕竟这是喜宴。赵氏便道:“怕什么,不过是一道素菜,你只做一盘子便是了。我们尝尝味道,如果做得好,你再做也不迟。”
李三斤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如果味道真的不好,自己吃也是使得的,反正这素菜还多,于是便壮着胆子上了灶,将油放入锅里烧熟,丢进切成片的大蒜和红干辣椒,待到香味飘出,这才将菜倒了进去。
炒了一会儿,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又加了些调料,这才铲出锅了。
众人一尝,味道果然不差,只是少了些盐,想必是舍不得放。这大锅菜可不能淡,大牛妈又从旁加以指导,鼓励她继续做。
果然,经过指点的李三斤做出了一大锅味道还不错的素菜,众人都替她高兴。只是李三斤却想,并不是自己会做菜,而是这么多油,又这么多盐和调料,还有些肉,味道能差到哪里去。
接着又连做了两家,到了腊月二十七这天,大伙便决定彻底不接活了,也好好歇上一歇。
按照李三斤的性子,她是想继续做的,哪怕除夕都不愿意放过。可是她心里清楚,众人都是不缺这一点的,且过年的单子也几乎没有,也就罢了。
不过,她马上又开心起来,因为她参加了三次做厨,居然分到八两银子,这可把她高兴的,当即提议要去城里买上些姜葱蒜回来种。这次做厨她算是发现了,这几样用的真的很多,难怪他们说要买。
陈继堂便道:“家里这么多猪,我是走不开的。不如你叫上你娘或者妹子和你一起去。你赚了这么些银子,马上也过年了,买些吃的孝敬岳父岳母吧。”
闻言,李三斤感动的一塌糊涂,第二天就去李家村叫上了陈氏和李老二李老三,一起去了一趟城里。有了陈氏,自然不会受骗,一心一意帮着李三斤挑了不少姜葱蒜。
见两个妹妹一直盯着各式头花看,李三斤又大方了一回,让二人按着自己的喜好挑了两朵,末了,还买了些零嘴让二人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