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网站地图 完本小说 创建桌面快捷
浏览记录

*提示:浏览记录仅放置最近浏览的10本书籍

浏览记录是空的
访客登录   免费注册  
  • 六妙笔阁
  • 玄幻魔法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侦探推理
  • 网游动漫
  • 科幻小说
  • 恐怖灵异
  • 散文诗词
  • 其他类型
  • 排行榜
搜小说:
位置:  >   六妙笔阁 > 汉末之殇 > 第四十二章 文陵朝会(四)

《汉末之殇》 第四十二章 文陵朝会(四)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订阅本书 内容报错 更新慢了
  • 背景:
  • 字体大小:
  • 字体颜色:
  • 滚动速度: 快 中 慢
    秋风萧瑟,几声鸦鸣。

    赵忠和几十个宦官脸色沉痛,默默的抬着张让等人的尸体,消失在文陵广场。

    刘辩知道,历史上张让等人在投黄河自尽前对自己说过:

    “我等灭绝,天下大乱啊!希望陛下自己爱惜自己!”

    这和崇祯临死前,曹化淳说的:

    “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是何等相似。

    十常侍的许多恶行,死十次也不为过,而刘辩却同情他们,因为大汉到了现在,真正愿意站在皇帝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也只有他们了。

    “国家”什么是国家,夏恽说的不错,真正把“国”当成“家”的,只有皇帝自己,因为这天下都是他的,都是他后世子孙的。除非改朝换代,他的地位是最稳定的,就算一时大权旁落,但是天下还是他家的,所以皇帝更倾向于考虑天下的利益。身为皇帝家奴的宦官,如果不能以皇帝的立场考虑问题,或者不能以皇帝的利益为主要利益,想上位?呵呵……除非皇帝是傻子。宦官擅长揣摩皇帝的心思,皇帝需要什么,担心什么……他们必须投其所好,这一点做不到,怎么可能在成千上万的宦官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帝心腹。就像汉灵帝缺钱,无法维持国家正常运转,十常侍就提议“卖官鬻爵”因为他们认为天下的财富都被这些人霸占了,让这些人拿钱是理所当然的,总比加收赋税要好吧!至于天下百姓吗?就是不“卖官鬻爵”百姓还是快要过不下去了。就像魏忠贤,皇帝稳定辽东缺钱,他就建议在江南收商税,用已维持辽东战事,魏忠贤一死,这些商税全部取消,反而把这些钱加到农业税上,自然让老百姓生活更加艰难,只得造反。通过这一件件事,皇帝发现你有能力解决问题,才一点点的把更大的权利给了这些宦官。这也就造成了我们看到的宦官干政,宦官专权的结果。皇帝心里肯定也会想对大臣说,我也知道宦官权利过大不好,也不想把权利给宦官,可是你们能帮我解决问题吗?

    就像段珪所言,汉灵帝说的:苟群臣若殚心竭虑,一心为国,朕何事以用内臣?

    与之相反,反而以士大夫为代表的官僚阶层,他们反而把做官当成一直职业,因为不管他们职位高底,都是不固定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替代,这就很可能养成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习惯。因为他们知道,天下不是他们的,官职再高也只是暂时的,只有自己的家,才是自己的。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某个人当了大官,就马上修家庙、修族谱、买房置地等。因为他要让周边的人都知道,用来提升家族的影响力,还有就是为子孙后代打算。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还是有好官的,虽然这些清正廉明的好官,在历史上凤毛麟角,属于稀有物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僚集团就容易结成自己的利益团体,用来对抗皇权,这是人性问题,想解决很难。官僚集团人多势众,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皇帝“孤家寡人”反而弱势,他能联合的除了宦官还能有谁?

    就算是你穿越到一个架空的世界,不知道这个世界任何历史的情况下,遇到这种情况,你不用宦官,又能如何?不要说我有超越千年的见识,可以从他们的言语中分辨是非对错。呵呵……往往奸臣表现的比忠臣还要忠心。历史上有很多贤明的帝王错杀忠臣的情况,就是因为,想要从这么多人中分辨忠奸很难很难。

    要不是如今的刘辩是穿越过来的,熟知汉末历史,若不然,待在皇宫之内,想了解这个天下,这辈子都不可能。因为他们是不可能把天下的真实情况告诉自己的,你对天下的所有了解都是建立在大臣们的描述中,离真实世界差的太远。而皇帝的所有决策,都是建立在大臣们提供的描述之下。比如说:你明明知道一个可以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就算下达旨意,官员们阳奉阴违,就是让政策施行不了,你该怎么办?总不能把这些人都杀了吧?

    比如说:有一个大臣报告说,某地大旱,颗粒无收,需要朝廷赈灾、免税,皇帝在没有自己信息渠道来源的情况下,你是赈灾,还是什么也不干呢?因为这件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根本没有。

    再比如:历史上的刘备,就是因为拿不出督邮索要的钱财,才打了督邮,挂印辞官。当时是乱世,这个事也就算了。如果是太平年代,随便督邮给刘备打一个小报告,刘备这一辈子都有可能完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皇帝信谁的?

    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太多了。

    就像汉灵帝,朝堂之上皆士族,有时候就是真话,汉灵帝也已经不再相信了,不用宦官,能用谁?

    家、国、天下,家才是第一位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也同样在国和天下之前。

    历史上一直有“家”“国”之争,为家是人性,为国是大义。大义是美好的,是崇高的,但是很难凌驾于人性之上,所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

    此时的刘辩,不再奢求天下官员一心为国,因为那是不可能的,若这些官员能把天下的利益放在家族之前考虑,则天下太平不远。

    如今大汉阶层固化严重,朝堂如同一潭死水,就是换掉几个官吏,也于事无补。这就更加坚定了刘辩走出去的决心,想到这里刘辩就把很多本来要对王公大臣说的话通通打住。直接开口道:

    “杀大将军何进,乃是父皇旨意,十常侍诛杀何进,不但无过,反而有功,然十常侍往日作恶多端,十恶不赦,如今皆以死向父皇谢罪,功过相抵,所有罪责一笔勾销,朕准许十常侍以侯爵之礼,葬于皇陵之侧,好让他们继续服侍父皇左右。”

    下边的大臣们,目的达到了,却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有的只是满脸的羞愧和无地自容。他们都是从小学习儒家文化,熟读四书五经,都是知礼仪、晓大义之辈。这些浅显的道理他们怎么可能不懂,然而事到如今,他们心中也满是无奈。

    让他们讲道理,天下也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要是让他们放下家族的利益,那是万万不能。

    刘辩没有理会他们,也没有打算给他们讲什么家国天下、民族大义,因为他知道,讲这些没用。只是继续道:

    “此次来文陵,全赖尚书卢植,并州刺史董卓接应,此为护驾之功,荀攸拟旨。”

    荀攸多少知道一些刘辩此时的心情,身为士族中人的他,更明白士族如今的在朝堂之上的分量,他同样无奈。听到刘辩的话走出来行礼道:

    “遵旨,陛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小提示: 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上一页,您还可以 加入书签

阅读提示:
1、本站会员登录后,将免费体会到最顺畅的阅读方式[最少广告]。
2、注册本站会员,将《汉末之殇》加入书架,可以通过书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3、免费小说《汉末之殇》 第四十二章 文陵朝会(四)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的立场无关,本站只为广大用户提供阅读平台。
  • 站长推荐
  • 猜你喜欢
  • 极品妖孽杀手 连载中图标 极品妖孽杀手
  • 三国最强霸主 连载中图标 三国最强霸主
  • 快穿系统:这个boss太好撩 连载中图标 快穿系统:这个boss太好撩
  • 重生八零娇妻威武 连载中图标 重生八零娇妻威武
  • 铃音绵延 连载中图标 铃音绵延
  • 山海异恋 连载中图标 山海异恋
  • 我在精神病院拯救人类 连载中图标 我在精神病院拯救人类
  • 网球天子 连载中图标 网球天子
  • 日久生情:总裁,不许动 连载中图标 日久生情:总裁,不许动
  • 权倾永乐 连载中图标 权倾永乐
  • 索爱无度 连载中图标 索爱无度
  • 最强气运系统 连载中图标 最强气运系统

本小说站所有小说、评论均为网友更新!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行为,与本小说站(http://www.6mbg.com)立场无关!
本站所有小说的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是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谢谢!
Copyright © 2016-2019 Www.6mbg.Com 六妙笔阁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