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那晚未央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置身于一片浑浊的迷雾中,眼前所见不到百米,抬头看那天空居然是橘红发黑的,云海翻滚着似乎那里面养着许多活物,脚下踩的也不是地,是波动的水面,那水呈现黑色,水中更是星星点点宛如银河,她顺着河水走势看去,隐隐约约水上有一座石桥,那桥上在正有人走动着。
她顺着那边走去,上了岸,那岸边生满了红花,见花却不见叶。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是许多人排队喝着汤,那汤色呈黑,夹杂着光亮,她瞧着有些熟悉,往河里一看,竟与河水别无一二,“请问这里是哪里?”他询问喝汤人。
喝汤人不答,喝完就将碗放下继续往里走,后面的也是如此重复着,皆是不答。她心道着是不是自己也要如同他们一般喝下汤水,跟着一起走?可她伸手去拿汤时却被分汤人用勺子打开了她,语气更是凶赫,面目狰狞,“从哪来,打哪儿回去。”她的声音如同缥缈,悠悠荡荡才落入她耳中。
“此为何地?”她站在桥头看着络绎不绝的人,询问着不让她喝汤的老妇人,那老妇人衣衫褴褛,长着一对兽耳,面目隐约间是老鼠的模样,尖鼻子,露着獠牙的嘴,可她觉得一点也不害怕。
“此河为奈何,此桥为奈何桥,此汤为孟婆汤,此地为阴人所。”老妇人喃喃唱着,声音却是一个男人的声音,而且没有半点视线是看她的。
“我该去哪?”见回话,她继续问。
老妇人又继续唱,“此地阴人所,阳人不得入,原路往回走,三生石旁坐,静待阳人寻……”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唱着,语调沙哑缥缈,像是念着梵文般,声音不大却绵传很远,以致于未央她顺着原路过了那条奈河还能听得见,只是过了奈河却不见妇人口中的三生石,只有望不到边际的红花,一颈生数朵,花瓣如柳叶,花蕊如狐尾。
她不知走了多了,只知顺着红花,终于望见了生在红花中的一个石头,石头与普通无异,可靠近才看清四周环绕着红色梵文字体,她伸手去触碰,竟穿透了过去,出现了一串金色中原字,她是瞧不懂的,待想细瞧时就听闻有人在叫她的名字。
她收回手去寻找声音,身后字迹却未消失,金光微弱间写的正是,渭水掩来神龙庇,不过三春。麒麟啼血凤凰鸣,终不得缘。
未央她半梦半醒的看着床前的灰袍袈裟和尚,下意识的居然问出了口,“此为何地?”莫名的熟悉感袭上头令她清醒了些,却又想起不起为何熟悉,在哪经历过,只见和尚点了点头,唱到,“此地为人间,此处为东宫太子府,此乃阳间啊!”
和尚摇着铃铛,四处转悠着宛如疯癫般离开了屋子,未央她这才看见阿姐也站在床前,一脸的紧张,她小小的干咳了几声,急切的拉阿姐的手,好像许久未见般,“阿姐,小九肚子饿了,还很累,小九总感觉自己走了一夜的路。”
明月她一听,急忙差着花错去厨房里端煮好的羹汤过来,今早天蒙蒙亮,杯子里大夫留下的汤药已经所剩无几,未央她突然全身发冷,冷得宛如不是活物,这时听府外侍卫进来报说,“娘娘,府外有一个说是慧慈寺过来和尚。他说过府来寻人。寻的正是九公主。”
明月她一听眉头紧蹙,想起之前大夫说太子殿下是在慧慈寺外淋雨染的风寒,现在未央又通体发冷,虽觉蹊跷还是连忙让人请了进来。
只见和尚一进来就绕着床前喃喃唱道,“此河为奈何,此桥为奈何桥,此汤为孟婆汤,此地为阴人所……阳人不得入,原路往回走,三生石旁坐,静待阳人寻……”然后和尚用谷米泡水,点取滴于未央的额头处,闭着眼在屋子里行走着,却避开了所有的桌具,嘴里不停的唱着之前的话。
就这样绕着屋子走了半个时辰,屋外天以大亮,和尚朝着空气闭眼鞠躬道,“未央,过来,跟老朽回去!过来!孩子。”
一旁的明月又是一惊,她从未将未央的事告知这和尚一二,这和尚居然就这样给未央的名字叫了出来,不由的觉得这和尚大有神通。
————
未央她一连喝了两大碗的汤羹,紧接着眉头都不皱的喝下一碗汤药,虽偶尔干咳几声,却不似前几日凶猛,脸色也慢慢的有了红润之色。
守着未央休息过后,明月才出了屋子。
外面的雨已经停了,天空一片明朗,只是院子里都是雨打下来树叶,似乎历经了一场大劫,旁边的花弄担心的说着,“娘娘,你一夜未寝,先回院子里休息一下吧!”
“太子殿下那边我还是不放心。”花弄接着也不再劝,她知道太子妃的脾性。
明月和未央到太子的院子里未见一人,花弄正准备推开门,门在里面被打开了,只见太子爷李承邺未穿外衫,虚弱的靠在门上欲出门,额头滚着大颗汗珠,见是她们眼神有些微楞。
明月她伸手去扶他,他也没力气推阻,只能任由扶着往屋子走,屋子里很是清冷,没有半点暖和之气,不由的有些温怒,“这院子里的人怎么当差的,太子爷病成这样也没人一个活人在,花弄先罚她们三月的月银,以儆效尤。”
“不必怪她们,是孤故意支开她们的。”
她一听,大抵是知道他这么急忙的要去哪里了,她将太子扶到床榻上,弯腰给他脱着靴子,“殿下好好养病吧!小九那边有妾身照料着呢!早上那慧慈寺的和尚来了,也不枉殿下病了这一遭。”这病可不就是因为被那和尚拒之门外,淋了几个时辰的雨。
她语气淡淡的,扶着他躺下又给盖好被子,拿着帕子给他擦着额头上的汗水,继续说,“说来也奇怪,那和尚一来小九就醒了,吃了不少东西都没有吐过,现下估摸还在睡着呢。”她抬头看着被花弄寻回来的丫头正在给屋子里热着炉子,“殿下等身子养好了些再过去吧!小九身子正弱,殿下可别又给传染了过去。”她半安慰半威胁的说着。
见取药回来的飞栾,她说怎么向来与他亲近的飞栾怎么也不在,原来如此。她伸手端过药碗,深黑色带着一股草药特有的刺鼻味,“大夫说了,殿下身子硬朗,好的自然也是会比小九快。”她将汤药用勺子吹着,递到他面前,谁知他直接坐起从她手里拿过,不管多烫多苦,眉头只是微皱就给喝了下去。
明月她手里的勺子还冒着热气,胸口明明堵得慌,却还要装作笑从他手里拿过碗,“给小九做的汤羹还剩着些,殿下要不要吃些?”
他没有作声,明月也总能猜他猜得八九不离十,偏头看着伺候一旁的花弄,这花弄也是最懂自家娘娘的,微微一颔首就往屋子外走去。屋子里因为起了炉子的原因也慢慢的暖和了起来,不像刚来整个跟冰窟似的。
“很早之前小九是你的软肋,没想到如今还是。”她不由来的说出了一番其他人认为没头没尾的话来,她知道他很清楚她说的是什么,像他这么聪明的人,凡事都不用点破来提醒,“你什么事儿都听她的,依她的,只要跟她有关的你都有兴趣。”如今她也要用未央来威胁他,他才听话喝药,吃东西。
“我现在都还能想起你的那双眼睛,像一匹狼一样警告着月氏说,如果敢动她。”她抬头盯着李承邺的眸子,尽量让自己的眼神凶狠起来,学着他当年的口气,“我就灭了你全族。”她一字一决的说着,说完突然的笑出了声,还是学不会他的阴狠,眸光下意识的躲闪看向别处,嫁入东宫太子府三年加起来他们说的话都没今日的一句多。
这还是头一次进他的屋子里。
“只是殿下可知,月氏擅自发起的那场火海中,小九也在,你终是没有护住她。”她缓缓的说着,带着一股子嘲讽和无奈,最近她总是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好的,不好的都有,还有那些她抗拒的回忆也是见缝就钻的来。
房间里只有飞栾,没有旁人。
李承邺他眸子里从不敢相信到一股轻蔑,她还是头一次看他如此真切,什么东西都写在脸上,他“呵呵”轻笑出声,心中五味杂陈的,“原来你什么都知道啊,想来你们的姐妹情谊也不过如此。”
“不,妾身当时只是在想,权位和美人你会选什么。”
对啊!他终究是选了权位,只是做了太子之后他才知道,曾经那个离他很近的人,一旦走散了,他才发现就算他成了位高权重的人也追不回来了。
每到夜深人静时,孤独一人时,他总能想起未央说的,你相信报应吗?总有一天你的所作所为都是要遭报应的,所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