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姜明回神后,满是歉意的看着李长生。
李长生朝姑娘咧嘴一笑,却没多问。
街道上依旧人流不息,早已不见了那道紫色靓丽身影。
两旁的吃美食香气扑鼻,可是几人却都没了兴致。
便带着手上的吃食,往住处走去。
回去的路上,几人都有些沉默,连平时最喜热闹的葛宝真也不再开口。
不知是吃的有些撑了还是怎的,姑娘骑跨在汉子的肩膀上,双手趴放在汉子头上,下巴搭在上面,眨巴着大眼睛。
周放手中提满了吃食物,肩上架着宝真,一声不吭走在一边,眼中晦暗难明。
李长生走在前面,不急不缓,眉头偶尔皱起,像是在思索何事。
姜明微低着头跟在后头,手中牵着只管着对付手中那串红山楂糖葫芦的吕知道。
没过多时,几人便到了万福楼跟前。
却有人早已在门口等候了。
此时天色已暗,星星点点的灯火亮起,楼内早已点燃了彩灯,更显的是富贵大气。
门口等候之人是二皇子张高阳。
张高阳依然身着白日那件富贵衣裳。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让人觉得亲近。
在其身侧,一位样貌脱俗的美丽女子安静的站在其身侧,亭亭玉立。
张高阳看到几人,迈步走上前来。
“周前辈,李公子几位可算是回来了。”
周放本来不想搭理这位皇子,碍于颜面,不冷不热的嗯了一声。
张高阳对此神色一如平常,可见养气功夫还是有些门道。
李长生对这位年轻的贵公子哥一笑,之前便听姜明说了这位公子的身份。李长生哪里想到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这位公子竟是大汉的皇子。不由惊讶。随后接触,对于这位身在帝王之家,却总是面带笑容,言语温和的公子哥生出些许好感。
几人随着二皇子步入酒楼。
楼中一片安静,只有一曲轻缓的古筝声传来,竟是分辨不出自哪边方向传出,想必是用了某些奇异手段。
几人哪里知道,这万福楼享誉全城,绕算是经营者使用了某些手段做了隔音处理,但每晚一座难求,又怎么会如这般安静。
原因是被人包场了,而那位一掷万金作此举动者,自然便是皇子张高阳了。
然而事实上,就是当事人张高阳,当初也是怀着揣测的心理亲自做的此事。
没想到那位圆脸管事竟是一口答应,让张高阳觉得有些太过顺利。
要知道,这座楼的幕后掌柜公孙九娘,那可是连父皇的话都不听的主。
几人在张高阳亲自带领下步入一间装饰精雅的房间,里面瓜果酒水都已备好,食具做工精致。
几人纷纷落座,张高阳恭敬的让周放坐于上座,汉子没客气,一屁股坐了下去。
而那位随几人一同进来的美貌女子却没有落座。
张高阳看到其为几人斟起了茶水,温和的对那位女子说道。
“今晚便有劳陈姑娘了。”
那位女子闻言温婉一笑。
“回殿下,应该的。”
太安城里最大的一处风月地名醉仙居。据闻是因为曾有一位山上的老神仙竟是醉倒在了楼里,流连忘返。后幡然醒悟,才记起自己的仙人身份,乘风而去。
故事真假尚不可断定,时光冉冉,大多数人只当是一个趣闻。
楼里独有的佳人酿更是一绝,也只有万福楼的女儿红可与之媲美。
而那可以让人一梦做仙人的佳人酿并不是造就醉仙楼盛名的主要原因。最根本的,是因为都城风月地的头号花魁陈园园出身此楼。
陈圆圆作为醉仙楼的头号招牌,脱俗的容颜不用说,吹拉弹唱自然也不在话下。
而据传闻,这陈圆圆至今仍然是清白之身。不知道让多少男子惦记。却不敢动作。
一方面是因为实在费银钱,莫说见上一面,就是平日听那美人隔着帘幕弹奏一曲都要白银千两。还经常预约未果。
另一方面,据闻这位都城头号花魁和那位在皇城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二皇子关系不清。
有此两条,便让大批色徒知难而退。
而今晚,那位别人花钱都未必能见上一面的美人儿,却手持茶壶,站在一旁在给几个人做伺候的活计。
陈圆圆给李长生倒了茶水,心的放在少年跟前,轻声道公子请慢用。动作话语礼仪到位,滴水不漏。
李长生开口谢过,只是有些奇怪,这位女子怎么还带有香味呢。
假装没看到姜明微挑的眉毛,目光连忙移向别处。
不一时便有色香俱全的菜肴送至桌上,那位白天被安排专门服侍李长生一行人的女子将美味放在桌上,为几人介绍菜品。
吕知道坐在凳子上,看着那位漂亮的姐姐说着什么,反正是没听懂,心中只是想着快些说完了,我好动筷子呀。
坐在门口位置的张高阳看着那位道童要流出口水了,不仅一笑,站起身来,举起手中酒杯,说了一番一路辛苦的客套话,便让几人动起筷子。
吕知道强忍着终于等到让动筷子的话语,不由高兴,急急的夹了一筷子眼馋了半天的肉食,却是放到了葛宝真碗里,一脸当然是老大先吃的样子。
而后又赶忙给自己也加了一块,大口的吃了起来。
姑娘葛宝真看见吕知道的吃相,不屑的说了句没出息。
“不要一副没吃过的样子,尽给你大哥丢人。”
道子闻言抬起头,看着葛宝真,想着真不愧是我老大,面对如此美食依然能面不改色。
吕知道哪里知道,葛宝真之前在那道美食街上吃了太多。早已吃不下了。
姑娘看着眼前诱人的美味,摸着自己鼓起的肚子。有些淡淡的忧伤。
李长生几人之前在那条街上都吃了些,便也都没有吃多少。
而在酒楼的后方厨堂里,那名收了不知多少徒弟的大厨师傅,看着面前挂了围裙在灶台上动作行云流水般的宫装貌美妇人,一脸诧异,没想到从来两手不沾阳春水的掌柜的,竟然还是位大师咧。
张高阳最先拿酒杯敬了汉子周放,周放拿起酒杯回应,不知怎么,汉子并没有用功法退散酒劲,面带潮红,后来便只是自顾自的痛饮。
然后又同李长生姜明各饮了一杯。
后面还打趣两个家伙要不要来一杯,道子吕知道只顾着对付眼前满桌的美味,塞满的嘴巴发出呜呜的声音,腾出一只手摆摆手。
而伸出一只手的宝真在被李长生瞪了一眼后,讪讪然的缩回了手。
不时那位姓陈名圆圆的头号花魁坐在了屏风旁,轻轻的抚动了琴弦。动人的乐曲在其纤纤细指下流出,让人闻之心情愉悦。
很快几人都吃饱喝足,桌上吃食却不断送上来,直到李长生开口先不用再上菜肴。那位一直在不停忙碌的酒楼女子便收拾好桌面,退到了门口。
汉子周放似乎很是喜欢酒楼特产的女儿红,一杯又一杯的欢饮,酒量着实惊人。反正不用花钱,如此美味的酒,不喝白不喝。
姜明没吃多少,拿着手绢帮道子和葛宝真擦拭吃到了脸上的菜汁。
几人在饭桌上并没有太多言语,但是两个孩子不时说话,气氛倒也很融洽。
张高阳拿起酒杯,看着面带微红的李长生。
“公子你我去窗口吹吹风?”
李长生闻言点头答应。拿起酒壶和酒杯,两人走到了窗口。
夜风带着阵阵凉意拂面,在两位喝了酒的人感觉来,真是舒适。
张高阳看着夜晚依旧灯火通明的都城。笑着与李长生碰杯而饮。
“李公子看这都城如何?”
李长生闻言点点头。
“很漂亮。”
张高阳也点点头。
“是啊。这是我大汉国都城。当然要漂亮。”
随后却想起什么,笑着说道。
“听闻那些儒家君子,喜欢饮酒作诗,今日能与李公子相聚此地,对酒当歌,也是人生一大趣事啊。”
李长生听了笑了笑。
“殿下想必师从高人,自是文采斐然,若是叫我作诗,那可真是太难为我了。”
语罢两人都哈哈大笑,又对饮一杯。
李长生接着说道。
“我的一个朋友自便爱读书,倒还真做了好些诗呢。”
张高阳闻言问道。
“哦?不知你那朋友有未想过考取功名,大可以告诉我,我还是可以帮衬一二的。”
李长生听了谢过二皇子好意。告知汪远已远走西楚,回去了故乡。
张高阳听了点点头,没有多问。
随后李长生又想起似乎是有些随其父亲性子也喜欢喝酒的高起,便提了一嘴。
张高阳听到高起的名字时,眼中神色不易察觉的闪过一丝怪异,但随即却像是做了某个决定。
两人站于窗口,从繁华的都城看向远处。
两人最后都有些晕乎,不过这女儿红的味道,确实是极品。
张高阳单手扶在窗台上。
像是自语又像是在问身旁的少年。
“李长生啊,我那位出身龙虎山天师府的师父曾跟我说过一句话。”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但是我觉得,这天下,还是要争一争的。你觉得呢。”
李长生泛着醉意。
拿着酒壶的手扬了扬。
“高阳兄你既然喜欢,那自然是要争他一争。”
“高阳兄待人和气,想必也会是一代明君。”
“只是今日欠下这份款待之情,不知何时能再见才好还上。”
张高阳闻言酒意似乎淡了些。
没有管李长生话语里的不妥之处,又为两人各添一杯。
“此时此景,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