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妖走后,那乾坤门的几人也是自觉脸上无光,特别是那金仁,更是面色复杂,所以也是不愿久留。姜云觉得这几人虽不敌狼妖,但也算得上自己恩人,看得他们有离去之意,欲要上去道谢一番,不料那火智确是说:“我说你们这几个小孩大半夜的跑出来瞎晃啥,家里没大人管么?”
姜云闻言眼皮抽了抽,顿时不想再去搭理这个大汉,其原因,一是因为姜云已然十六岁了,居然被这也只二十多岁的人叫作小孩?其二,姜云确是家里已无大人,这话当真触到姜云痛处。
金仁看得出姜云面色难看,知道定是被火智的话伤着了,呵斥了火智一顿,向姜云歉声道:“我这师弟不会说话,总是得罪人,不过确是好意,最近这王畿或许不太平,小兄弟和躺在那里的两位应该是朋友吧,在下还是奉劝几位,入夜之后,万万不可再随意出门。”
“哦,我会注意的,也会提醒他们两的。”姜云回的漫不经心。
金仁看得出这小兄弟并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也是无可奈何,叹了口气,看了看地上躺着的竹竿与二虎,两人都是皮外伤,应该是惊吓过度,才晕过去的,并无大碍,于是就带着几位师弟一起离去了。
金仁五人还没走出太远,躺在地上的两人都是突然醒了过来,然后嚎啕大哭,惊叫连连,刚才金仁他们与狼妖斗法的动静都是没他们这般大,姜云听得刺耳,不由捂住耳朵。
姜云看着这两个人这般胆小如鼠,居然还大半夜的跑出村子,不知要干嘛,险些害得好几人都是差点为他们丧命,拍了拍这抱着哭成一团的两个笨蛋:“你们两个慢慢哭,我先走了,刚才是那几个大侠救了我们,”姜云指了指已经走远的金仁等人,“你们继续哭,等狼妖过下再回来把你们吃掉。”
两人听得姜云这么说,顿时止住哭声,连滚带爬的,去追赶前面的那五人,正巧那五人也是朝着村子行去,应该是欲要进城。
姜云看着这两人竟是根本不管自己,也是无言,“这两个家伙真不讲义气,早知道不来救他们两个了。”摇了摇头,也独自回村了。
这竹竿与二虎如今被狼妖吓破了胆,以后莫说想去远处林中打些野味,就算是离的村子稍微远些的地方都不会再去了。
姜云回到家中,回想起方才之事,虽然远不及异闻录所给他看过的诸神大战,远古妖魔作乱之场景,但是这自己可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妖怪以及修道之人,心中还是难以平静。
左思右想,姜云把床底的一箱铜钱都是拿了出来,放在桌上,异闻录不知道这姜云把钱都拿出来干嘛,便问道:“你把这钱都拿出来干嘛,准备送给人家当谢礼么?”
姜云回道:“修道的人哪在乎这些钱财,并且这些可是我出去找师门的盘缠呢!明天我就把它们都带入城中换一些金子,看完祭典,我就赶紧拜师去。”
异闻录拍了拍钱箱,道:“这铜钱带走不就挺好吗?还换什么金子?”
姜云抬了抬钱箱,估摸也有个十数斤重,言道:“你见谁出门抱着这么大个箱子的,这么重,带着它走,还不累死了,并且金子才是每个国家的硬通币,大周的钱,不知道在别的国家还能不能用呢!”
异闻录闻言不由大笑:“你这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大周也好歹是名义上的共主,每个国家虽然都有各自货币,但是互相也是有着粮物交易,除了金银换取或者以物易物外,大多都是用的周币,并且金银在小地方可不是那么好用的,要再换铜钱,又是要缩水几分,所以你根本不用去换。至于这个钱箱……”
异闻录用手一指,姜云手中的钱箱竟然一阵扭曲,突然就消失不见,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不由目瞪口呆:“我的钱呢?我的钱去哪了?”
异闻录看着姜云这乡巴佬的样子,急得满屋子找钱,笑地在桌上打滚:“你这个白痴,你的钱被我收起来了,怎么说我也是一个书灵,用法术收一些东西还是可以做到的。”
姜云闻言,松了一口气,道:“你有这个本事以前怎么不告诉我,这么方便的法术,要是我早点知道,那日子肯定过得舒服不少。”
异闻录却说:“你自己又没问过我,还有,你成天就想着耍些小聪明,还想修仙当大侠,你得了吧!”
姜云不服气,辩解道:“什么耍小聪明,这叫智慧,合理运用有些资源,你懂吗?又聪明法力又高的人才能当大侠,那些只会打架的,那都是炮灰。”
说着姜云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主意,一脸贱笑的说:“你能不能把这房子也收进去,这样我出门在外,也不用花钱去住店了,更不会沦落到露宿荒野,这多好!”
“滚!”异闻录表示出它强烈的鄙视,“本书灵法力有限,装不了太多东西,只能装些有用的!”
姜云美梦破灭,也只能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无意捡到一个书灵,竟然是这般没用的书灵,也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了。
姜云坐到床上,想着今天晚上的事情,心中不免有几分激动,对求仙的**更是强上几分,躁动不安下,也只有盘坐在床上,开始运功修炼那《汇灵诀》,虽然瞧不上这功法,但是眼下也是别无选择,只能如此了。
按异闻录所说,它的记忆中,应该是未曾记录过任何修炼方法的,而《汇灵诀》偏偏是不知在何时被人写入它的记忆之中,据它推测,应是它的上一任主人所为。不知为何,异闻录没有了上一任主人的任何记忆,好像被人抹除了一般。
异闻录曾告诉过姜云,自上古以来,修仙之路,便有两条,其一为炼道心、修仙魂、铸元神,羽化登仙;其二为炼筋骨、修血肉、铸神体,肉身成圣。
第一种修仙之法,直接修炼魂魄,魂乃灵性之根本,魄为五感之所在,三魂七魄归元,结出元婴,铸造元神,便是不再需要肉身,从此羽化登仙,跳出轮回。
第二种修仙之法则是修炼肉身,或用天地灵气、或用天材地宝、或是其它之法,逐渐改变肉身,逐渐强化,同时也不断延长寿命,可达百年千年,甚至万年,直至肉身成圣,万劫不灭。
修魂之法,修炼速度远远快过炼体之术,但是其寿命却是如同凡人一般,若到大限之日,还未魂魄归元,铸造元神,那纵使有千般法力,也是身死道消。炼体之术虽然可以长生,但是想要肉身成圣,怕是要修炼千年才成,资质不好者,更是难说。
或许是天道所限,自古以来,人族之肉身便是经不起灵力洗练,不可肉身成圣,妖族则天生便少一魄,也修不了元神。所以修仙之道,才是极难。人族只有天赋卓绝之人,才能在肉身老死之前,修道成仙,妖族更要忍受千年的孤寂修炼,才能祛尽妖气,修成正果。
这一切,直到三清立教传道才得以改变,千年之间,世间便是有了无数散仙,各个灵山秀水之间,都有仙人隐居,世间之人,都是为之癫狂,无论是人是妖,都想方设法,投入截教或阐教门下,修仙之风,日益兴隆。
可是好景不长,直到七百年前,姜子牙入周为相,助武王伐纣,掀起了那场流传千古的封神之战,随着大周的胜利,阐截两教都是消失在这凡世之中,而两教的修炼密法,也是尽皆失传。
姜云所修的《汇灵诀》其实就和妖族的炼体之术相同,通过吸纳天地灵气,一步步改变自己的肉身,所以修炼速度算是极慢,不过异闻录确实觉得此法可算是无价之宝,因为这可是当今世上,或许唯一的,凡人可练的肉身成圣之法。
不过不管异闻录怎么吹嘘这套功法,姜云都是看不上这要修炼百年千年的功法。姜云那位有恩于他们母子的叔叔,可是送了他不少书籍,那些诗经礼仪的姜云不怎么爱看,不过那些传记传说,姜云可是自小就看得起劲。虽然那些书上所记,半真半假,难以分清,可是那些救世英雄、上古之神的故事,可是看得姜云无限神往。
姜云曾问过那代叔叔:“什么才是真正的侠士。”
“尽其所能,助能助之人,便是侠士。”
这是姜云得到的答案,起初他也只是懵懵懂懂,直到那一年,他那代叔叔凭一几之力,孤身前往韩国,游说韩王,使得大周百姓免受了韩楚之战的无辜牵连,看得那些本被强征入伍的壮丁,又各自回到家中,那无数家庭喜极而泣的场面,才让姜云感受到了,何为侠士,男儿生在天地之间,应当如是。
只可惜姜云天生性格所限,他是不能融入那是非地,名利场之中的,所以在遇到了异闻录之后,知道了这世间还有仙门仙山,他决定以后一定要踏上修仙之路,行侠天地之间。
心里不断回想着自己修仙的初衷,姜云的求仙之志也是更加坚定,收住心神,潜心运功,更多肉眼可见的灵气,朝着他的身体汇聚而来,一点一滴地让他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