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宅的大火烧了整整一夜,待到周围的邻居发现时,火势已成,想救也来不及了。魏宅里面没逃出来一个人,封南让魏龙一家,以及那四个坏事做尽的小兄弟,都给贼花子陪了葬。
起风了,大风不住摔打着屋门,砰砰作响。
封南抬头看去,外面的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逐渐阴郁了起来。雨云很高,遮住了太阳,却迟迟没有落雨。根据以往的常识来判断,要么不下,要下这雨,就至少会下好几天。
封南盖上了手中最后一培土,给大哥磕了磕四个头。埋葬了贼花子,也就等于埋葬了自己心中还保有的那最后一份真情。
封南没有再流泪,要说娘亲的死对他是致命的打击,那么贼花子的死就死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已经心力交瘁,对世道的失望,对他人的排斥,令他无形中开始给自己的内心筑起了一道高墙。
从现在起,他再也不想跟任何人交织在一起,他是个只会给别人带来不幸的灾星,也许他就该做一个孤独的浪子。
封南如此想着。
我本是浪子,生在乱世中。
带着最后的眷恋,封南最后看了一眼大哥,锁上了屋门院门,把钥匙顺手就丢到了路边的井里。
就像大哥贼花子死前说的那样,他是该离开姑苏城了,这里不是他的家。
走在大街上,他听到了街上的人都在为昨晚魏宅的大火议论纷纷,说是一家老小都却都给烧死了,心中不由微微一颤。
是后悔?是害怕?是自责?还只是对生命的敬畏?封南自己也说不清。
到底是什么,一步一步把自己逼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封南失魂落魄地走到了河边,照着河水,看着那水中的自己,心中默默责问到。
没有人能给他答案,答案只能靠他自己去寻找。
他照着河水,持剑割断了自己的长发,把自己弄成了一个短发小鬼。
在身体发肤受自父母,无人敢轻易毁伤的宋人里,他的那头短发格外地特立独行。背上还背着一把快赶上他人高的长剑,随便走到哪里都是那么显眼,想让人不注意都难。
离开前他最后去了杏林医馆一趟,正好赶上林大夫刚刚回来,来跟林大夫道个别。
封南:“先生,嗯回来了?”
“封南?你这头发……你这是怎么回事儿?”林大夫回过头来看着封南的样子微微吓了一跳。
“先生,我大哥让人给害死了。”
“贼花子?他让人给害死了?”
封南点了点头。
林大夫连忙把他领进了屋,“你跟我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是谁害的他。”
“都已经不重要了,我已经替他报仇了。我是来跟你道别的,我要离开这儿了。”封南情绪很低落不太想说。
“离开?离开这你能去哪里?”林大夫被封南弄得有些晕。
“我留在这里会给先生带来麻烦的。”封南接着给林大夫深深鞠了个躬,“谢谢先生这些天的照顾!”
“唉~我还想着你能在我手下好好学医,将来做个好大夫呢。”
林大夫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真的挺喜欢封南的,封南这要走他还真的有点舍不得。只是看封南已经下定了决心的样子,也不好多做挽留,就去到柜台后把封南的那半块玉佩取出还给了他。
“既然你要走了,这玉佩就还给你。”
“谢谢先生!”
封南收下了玉佩,突然接着问了林大夫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先生,父亲犯了错,儿子是不是也该死?”
林大夫听了这话突然一愣,他不知道封南为什么会问这种话。但从这句话他也听出了封南的来历一定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一定还有什么难言之隐没有告诉自己。
“按道理说,孩子又不是帮凶,不管父亲犯了什么错,那也不该怪到孩子头上。”
封南听了林大夫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就转身欲要离去,又让林大夫给连忙叫住了。
“你等等。”
林大夫叫住了封南,慌忙从钱柜里去了二十两碎银子包好,连同封南之前看了一半的《伤寒杂病论》,递到了封南手里。
“这里有二十两银子,你留在路上做盘缠。还有这本张仲景先生的《伤寒论》你刚看了一半,也送给你。如果将来你能从医救人,也就不枉费我这一番心血了。”
封南犹豫了一下接过了林大夫送给他的盘缠,要搁在两天前,他也许还会纠结着该不该拿,但现在不会了。自己正处在低谷困境当中,别人慷慨解囊真心相帮,他最好就该是坦然收下。但那本略有陈旧的《伤寒论》,他没好意思收下。
“先生我让您失望了。这本书……我手上沾过血,已经没有资格做大夫了。”
林大夫刚回来,还没听说魏宅的事,更不知道就是小小年纪的封南下的手,并不能十分明白封南的意思。
“先生,您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大夫!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报答你。我走了。”
封南再次拜别林大夫,转身头也不回地就跑走了,一口气一直跑出了城门去,这才停下脚。林大夫想追,都追不上。
古道旁,封南喘息着,回望着身后巍巍古城,呆站了很久很久。
北来的风越来越劲,阴郁了很久的天空竟然飘起了雪花,随风翻飞着摔打在封南的脸上,砸得生疼。封南仰面看着天空,任由那雪落在脸上,落在他的眼睛里,融化了再顺着眼角流出来。
这一年江南的雪来得格外地早,刚刚十月竟就下起了雪,上天似乎也在替封南诉说着心中悲凉。
“喔~爹,你看!今年的这江南的雪怎么下的这么早啊?”
“天生异象,必有灾祸降世呀。”
封南循声望去,远远地有两辆马车咯哒咯哒地从城里出来,车上驮着几个大大的箱子,前前后后跟着九匹马,每匹马背上都坐着位腰跨刀剑的壮士,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情况。
看车上插着大通镖局的镖旗,想来应该是队押镖人。
刚刚说话的是打头的那辆马车上的,一位十六七岁的年轻姑娘,她高束着头发,一身黑衣,打扮的就像个男子。英姿飒爽,别有一种美感。
她名叫尹伊伊,领头那匹黑马上,回话的那位四十岁上下的壮汉,名叫伊镇。古铜色的皮肤,长方脸,留着一字胡,不怒自威,就是她爹了,也是这大通镖局的镖头。
封南就站在路边呆呆地看着他们,同样封南凭借他那与众不同的样子,也引起了那队押镖人的注意。
小小年纪,一头少见的利落短发,一身粗布衣裳,背上背着一把用麻布裹上的长剑,孤独地站立在路边,任谁看了都会心生好奇。
尹伊伊上下打量了打量了封南,淘气的逗弄着向他甩了个冷脸。没想到封南冷眼直视着她的眼睛丝毫没有畏惧,她自己反倒讨了个没趣。
想来她从十二岁起,跟着爹爹闯荡江湖也好几年了,如今竟然让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的小屁孩给无视了,尹伊伊忍不住觉得有些窝火。但也无处发泄,只能自顾自地捶了捶手边的箱子。
封南目送着他们走近,再接着目送他们走远,反正自己也不知道去哪里,就跑了几步,默默地跟在了尹伊伊他们的镖队后面。
“爹,那个短头发的小孩儿,怎么一直跟着我们啊?”尹伊伊一回头,就发现了跟在后面的封南,赶忙告诉了她爹。
尹镇回头看了眼,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也就没放在心上。“这大路又不是咱们的,还不让人走路了?他要愿意跟,就让他跟好了。”
见爹爹没有理会,尹伊伊没办法忍住不管,眼珠一转就想趁此机会,逗弄逗弄封南这个小弟弟。于是就跳下了车去,上了后面的那辆马车,坐到车尾问话封南。
“嘿。你跟着我们干什么?”
封南看了她一眼,没有理她。
“嘿!短发小鬼,我问你话呢没听见吗?你是哑巴吗?”尹伊伊有些生气。
现在倒好了,封南不但没回她的话,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只顾着盯着前方的路,赶着脚步不要跟丢了。
如此一来,尹伊伊就更生气了忍不住捡起车上的一块抹布,揉了揉丢了封南一下,“你聋了?我问你话呢!你为什么跟着我们?”
封南翻了她一眼,还是没有说话。
“伊伊啊,你跟他一个小孩子置什么气?我看他呀可能就是个哑巴。”就这这个时候驾马跟在车尾的二叔尹威发了话。
尹伊伊:“你真是哑巴?”
封南没有理她,她也就当封南是默认。虽然是消了气,但她不由也觉得有点可惜,反过来可怜起了封南。
“心里想什么也说不出来,真是怪可怜的。”
尹威:“这天下可怜人多了,咱们哪可怜的过来哟。我们还是把自己的活干好要紧。”
尹伊伊:“二叔,咱们就不能快点吗?按现在这速度,得要什么时候才能送到啊?”
他们这车队的速度,说起来也不比人的脚力快多少,在尹伊伊眼中简直就像龟速,她真的是有点急了。
尹威:“不行啊,这箱子都是些贵重的东西,快了怕颠坏了,那就没法跟府尹温大人交代了。最重要的还是先安全稳妥地把这些东西送到地方,不急在这十天八天的。”
听了尹威这话,封南突然想到了一个多月前方长林跟林大夫的那段谈话。说是温思道曾经让他押运过一批金银珠宝,送过江去贿赂蒙古的达官贵人,方长林还为此丢了性命。
相互联系一想,猜测着这镖局很可能就是押运的那批金银珠宝,当下就决定了一路跟下去,看看到底是不是跟他猜测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