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初试除了主办机构是国家文学院外和高考区别不大,另外为了不影响其他的正常教学—例如高考就需要征用高中和初中教室—省考初试一般安排在结束高考的高三班级。
整个考试时间为一天,上午为诗歌和剧本,下午为散文和小说,比较不人性化的一点:每次考试为四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时间,也就是说有尿也得憋着,或者情况紧急在监考老师的陪同之下前往厕所。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提前交卷,起初那几年一小部分人本身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抓耳挠腮,但是心里馊主意不少。
就想着虽然考不上但是必须得帅,就是提前交卷,怎么个提前法?
大家看到还都在苦苦思索下笔思路,他已经龙飞凤舞的写起来了,内容不用在意,主要是迅速,写个大半小时,长呼一口气,然后略带遗憾的小声嘟囔:果然还是这么简单。
起身交卷一气呵成,然后肆意快活。
留下一班凌乱的考生。
那之后改了制度,规定不到两个小时不能提前交卷。
这一规定让那些试图装模作样的失去了兴趣,也不参加了。
李成蹊拿着准考证,他的考场被分在市直高中,离云城一高距离不近,君笑说要陪着一块来,李成蹊没让,让他在外面苦等也没什么意思,再说君笑家里也忙。
每个考场都是三十人,以及两个监考老师,和高考配制一样,必要的检查措施比如探测仪和照相也都有。
实在说来文学考试也是存在作弊的可能,比如泄题或者替考都是可能存在的,不过这么多年来还有爆出过特别大的作弊丑闻。
大多数学生还都是老老实实的准备,看看十多年来的考试真题,揣摩一下出题老师的意图是不是想让大多数考生死?
比如有一年,散文一科的考试当中就有一个要求必须使用文言文作答,那一年搞得血雨腥风。
这也和高考一样,弃考的人也是存在的,尽管直接损失了一笔价格不菲的报名费。
李成蹊前后两个座位都空着,这时还差两分钟就要开考,李成蹊觉得应该是不会有人来了。
没想到他判断错了,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林昆。
李成蹊事先没有问过任何人的考场分布,不过命运这么巧竟然让他们二人分在了同一考场。
李成蹊没觉得有什么,在哪里考试他都不在乎,和什么人在一块考都觉得没什么区别。
林昆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他刚坐到李成蹊后面座位就开口了,身体前倾显然是说给前面的人听得。
“这会终于可以正面较量,我倒是要看看你多么厉害?”林昆的语气一如既往,轻蔑和嘲弄。
李成蹊没有说话,他觉得上一次在班内不是较量过了吗?
难道那不是正面较量?
如果真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两人应该是脸对着脸才是,恐怕监考老师不会同意,就连教室角落的摄像头也不会同意。
监考老师把手里的密封试卷袋举起来,说道:“同学们请看,试卷密封良好,我现在打开试卷。”
然后用塑料直尺神入试卷袋的袋舌底下,向封签和袋身黏合处发力,轻轻地挑开封签,拆开试卷袋。
诗歌和剧本的考试卷是一同发放,但一个半小时之后需要回收诗歌的试卷和答题卡,也就是说你必须先写诗歌。
李成蹊也是如此先写诗歌,另外他还有一个打算:不写剧本。
原因很简单,他不知道怎么写,尤其是这种短剧本就是考试的软肋,可以这么说这么多年的文学省考始终没有比较好的短剧本,之所以一直保留这项科目也是出于对文学的尊重,还是希望能有一批比较优秀的剧本人才涌出。
李成蹊也看了最近几年的剧本作品,看的云里雾里不知所言,这个年纪的人写这种东西都有一种误区:本来经历的事情不多非要往深刻道理上去写,写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
就比如这个时空的小品喜剧,喜剧只有一个要求,逗人笑,但是在这里变得十分扭曲,不管什么作品总要加一个感动或者醒悟的结尾,不注重笑料和效果。
喜剧可以内涵深刻,但是必须有一个笑点十足的框架,如果非要看催人泪下,我直接去看相关电影不久好了。
--请把考生相关资料填写在密封线以内,密封线内答题无效。
李成蹊看到这有点恍惚,好久没有经历过考试了。
诗歌给出的资料是这样的:
【生命之中没有绝对满足,只有绝对的遗憾。
请据此写一篇诗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限。】
果然和高考语文作文的要求差不多,除了字数不限之外。
其他人也都审了题,许多人心里叫苦不迭,他们大多数人都押过题,事先准备了几篇诗歌,不过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
林昆觉得十分开心,他一看这题目觉得熟悉,他在押题的时候写过一篇关于“珍惜”的诗歌,珍惜和遗憾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觉得自己十分幸运。
下笔如有神,唰唰唰写完了。
时间还早,他盯着前面的李成蹊看,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他直直的盯着李成蹊看了半小时。
林昆自认为时间还多,确实如此,而他此时心情更为开心,是的,在这半小时之内李成蹊都没有下笔。
这货没有思路,林昆十分笃定。
因为他绝对没有可能在自己写完诗歌之前完成,林昆事先有准备这才写的迅速,他不相信李成蹊能有这个速度!
然后他开始筹划剧本,这方面大多数人都是弱项,所以他不太担心,只要取得中等偏上的成绩就满足。
他一边写一遍分心看着李成蹊,林昆的视力很好,而且一心两用很有天赋,李成蹊一直没有动笔。
直到一个半小时结束,监考老师来收诗歌试卷和答题卡,这个期间学生都不能动,动也没有意义,诗歌这个东西不像是选择题,而且就算看见了别人的你也不敢直接就抄吧?
林昆洋洋得意,他此时已经认为李成蹊就是装样子,或者是在充个人数。
他不相信李成蹊能在五分钟之内写完诗歌!
李成蹊的下一步动作更能验证林昆的猜想。
考试时间过了两个小时。李成蹊交卷离开了。
“果然他就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会写歌词并不意味着你能应付考试,而且连学校组织的舞台剧都没经历过,写剧本更是天方夜谭!
因为脑袋里空空如也,所以才会觉得考试无聊,直接选择了放弃。
报名费换来了两张白卷,人生真是美滋滋。
而且还想用老掉牙的手段妄想打扰我的思路。
根本没有可能。”
林昆欢喜的像是花儿开了一样,他此时还有想追上李成蹊和他交流一番的想法,或者说讥讽一番。
他那张脸现在应该很好看吧?
林昆忍住了,他觉得没有任何干扰,他要好好写自己的剧本。
他显得十分认真,因为这种答题卡不像是高考作文带方格的那种,就是一张一张的白纸。
你必须很努力全面才能好看,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分数。
林昆自认为自己的字很工整,写得十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