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洲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部的大西洋中,从直布罗陀附近的摩洛哥通过大西洲海峡中的一些小岛,如德兰岛、奥克岛、赫布里岛等,可以坐船过去,天使人可以直接飞过去。
从平面上看,海岛就像一只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大西洋之上。海岛的长轴呈东北一西南向,长约700余公里,西北一东南向为短轴,长约280公里,面积约为17万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近5000公里。
地形地势嘛,中部南部方向的地势较低平,东部有少量丘陵,西部围着大西洋有一条狭长的山脉,高峻曲折,多峡湾,北部多山,这里山峰林立,尤其是西北部:第一高峰库克山,高2500米以上;还有第二高峰美利达火山,近2000米高,是座活火山,火山口直径4500米,深约120米,火山口仍不断喷烟尘,还有哈雷卡拉山是死火山,最后一次喷发是在200多年前,山顶有罕见的银剑草,它的西侧是一座叫奥贝特山的针形火山锥及它的溪谷;奥贝特的西边是龙琪堡山,它也是一座死火山,海拔仅800多米,火山口直径1200米,曾于10万年前爆发过,现已成为大西洲摩里城船厂居民的旅游胜地,因为山上有闪闪发光的石头,本以为其中蕴藏丰富狗头金,实质上只是黄铁矿。
北部山区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地貌,崎岖山峦,山外有一系列冰川湖,其中,特脑湖面积300平方公里,是岛内第大的湖,属于冰蚀湖。每到夏季,冰山融化,形成的一道道小溪流,也同时诞生多道美丽瀑布,有的落差高达300多米,很壮观。
西北部多火山和温泉,中部多湿地与湖泊。东南部地形舒缓,有低矮的丘陵、恬静的湖泊湿地、奔流的溪水和开遍石南花、青草的盆地草原。东南部是宜居的地方,摩里城就建在东南部,辛兰河河口湿地和西面的恐龙湾之间。城门口附近就是岛内第二大湖月牙湖。
岛内最二大的河流辛兰河发源于西北部的瓦里斯溪和东北部山区的拉维溪,辛兰河从北到南,在东南部的丘陵山地间蜿蜒流淌,流入南部的辛兰河河口湿地。第一大河哥达瓦河发源于西部山区龙琪堡山附近,在西南部偏东,流入恐龙湾的大海中。
岛内西部比东部潮湿,大多数时间覆云,气候变化无常无常,可以细分很多气候的亚带亚区。整体来说,岛内气候更接近温带海洋性。因为周边的海洋有缓冲作用,全年的气温变化不大,没有季节之分,2、3月最冷,8、9月最热,一年四季气温在14~32c,通常情况下,从10月到次年4月雨量最大,随时可能下雨。
雨水充沛,以及火山灰的滋养,岛内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达30%,生态环境非常好。许多丘陵和山地,都被浓密的森林和草地覆盖着,显现出绿色的美丽,同时,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
由于各种植物和花卉生长繁茂,这里的昆虫也就多了起来,仅蝴蝶就上万种,而且有些品种是这个岛上特有的。有一种蝴蝶叫“人面兽身蝶”是一种世界上少见的大蝴蝶,它的翅膀展开时长达20厘米,脸部跟人脸似的,人们管这种蝴蝶叫精灵蝶。
由于岛内生态系统完整,地势相对封闭,这里被无形人发现后,很快被选为第一个地球生物试验场,这就是大西洲。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这里的地质活动还比较频繁,时不时的会有轻微的地震,西北部的美利达火山还在冒着烟,不是很稳定。
远古的时候,这个岛屿从欧洲分离出去,极少受外界影响,岛上有残留的远古原始森林和一些珍惜的动物,可以让人一览白垩纪末期的恐龙时代的地球原始风貌,比如:珙桐、银杏树、沙棘、霍加狓、蝙蝠龙、蛇颈龙、大鹏鸟等。
这里高耸的楠木和橡树差不多长到了150米,巨大的林冠荫庇着由角树、蕨类植物、湿地桤木和碗状真菌组成湿漉漉的地面植被。楠木身披苔藓,已有好几千年的树龄。它们实在太大了,大斑啄木鸟可以把云杉的球状果实藏匿在它们树皮的褶皱中。林中的空气稠密而清冽,处处沉寂,星鸦沙哑的嘎嘎声、猫头鹰的低啸或是一声狼嚎偶尔也会打破沉默,转而又归于平静。
西部山区是大西洲的西缘山脉,狭长的山体与大西洋海岸平行。北起辛兰河的支流瓦力汗溪,止于南部丘陵贡山。西部山区全长1600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地势东坡平缓,西坡陡峭。
在强烈的大西洋季风的吹拂下,西部山区脉的西坡形成一条强雨带,平均雨量每年3000-4000毫米,局部地区甚至高达9000毫米。
西部山区的森林类型大致分为两种:湿润落叶阔叶林,分布在西部山区脉海拔250-1000米之间,环绕着山地雨林,由柚木为主体的落叶林为代表;山地雨林,分布在西部山区脉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1000米以下的雨林植被物种更加丰富,铁力木、红豆杉、树蕨、罗汉松组成的森林以及大量的附属植物和兰花种类;由于西部山区的北面山地势更为高耸,海拔超过1900米的地区还分布着灌木林(鹅掌柴、杜鹃花科、冬青科等)和高山草地混合植被区,山区的南麓支持更多的物种分布。
西部山区是重要的生物走廊,对于一些季节性迁徙的陆生动物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灵猫、原牛、剑齿虎、长毛象、原犀、恐狼、短面熊等,寒冷的冬季,它们会从北部山区迁徙到西部山区。179种两栖类动物,80%进驻西部山区地区,包括紫蛙、一些蟾蜍和蝾螈;西部山区地区的淡水鱼类有288种,其中鲤鱼科、泥鳅的种类最为丰富;昆虫类6000种,包括334种蝴蝶和172种蜻蜓;西部山区地区的鸟类有508种,包括棕胸噪鹛、白腹短翅鸫等,其他鸟类如红褐色鹟、马拉山的蓝翅鹦鹉、信天翁;巴尔山的灰犀鸟、白腹树鹊、白头鹎、刺鸫鹛和白腹蓝霸鹟等。
高温高湿的的肥沃火山灰使得中部平原和西部山脉附近地区很容易长出各种植物,形成浓密的季风雨林。北部的山地雨林由常绿树种楠木、樟科为主体的森林;在冰河世纪,这样的气候和这样的植被很吸引动物,甚至很多小型的会游泳的动物从伊比利亚半岛漂过大西洲海峡,到此繁衍生息。当然这是在无形人没有开发这里的时候。
森林中,万古以来沉积的树叶覆盖层散发出浓浓的草木气味,繁茂葱郁的生命都源于化作春泥的枯枝败叶,接近四分之一的地上有机群落生长在各类腐烂物质中,每平米土地上有五十多立方腐烂的树干和坠落的枝桠,为成千上万种蘑菇、苔藓、树皮甲虫、昆虫幼虫和微生物提供营养,这些生物转而又为鼬鼠、松貂、浣熊、獾、水獭、狐狸、山猫、狍子、麋鹿和老鹰提供了丰富的食粮。这里生物的种类比对岸的伊比利亚半岛的还多,基本上是中小型动物。
残存的原牛在西北部山区的峡谷间躲躲藏藏,原马在东北部的辛兰河三角洲盆地安家。此外还有恐狼、猞猁、水獭、恐猪、高山羊驼、霍加狓、麋鹿等。
东南部的盆地平原由于受到东北季风影响,雨量全年分布更加平均,分布着很多湖泊和湿地,其中最二大湖泊叫月牙湖,靠近恐龙湾。这里是整儿大西洲的中心,坐落着天神管辖的摩里城和双子星神殿。
现如今,大西洲只有两个天神的据点,一个是东北部山区有五指山变异人集中营,另一个是东南部平原是摩里城以及一些牧场。
两千年来,先是怪兽被制造出来,青龙、朱雀、玄武、虎鹫和狮鹫四怪兽,俗称四象,接着是五百年前的狼头人、牛头人、马面人等妖怪,最后是500年前的天使人这种类人生物。
到非洲野化放生的工作还算成功。
首先是怪兽混得不错,很快适应地球的气候和环境。
从没有完全灭绝的假鳄龙和蝙蝠龙改造过来的冷血动物的青龙占据有火山的高山和无人干扰的海岛;从恐鸟和大鹏改造成的朱雀占据沼泽出的森林;从原玳瑁、蛇颈龙改造成玄武占据海岛和沙滩;从剑齿虎和大鹏改造成的虎鹫和狮鹫分别占据高山森林和草原。怪兽都是是孤独癖,喜欢独居,独自占据一个领地,只当发情的时候才会去找伴侣,这样的个性使得它们的种群发展太慢,因为怪兽并不多。
其次是妖怪的生存状况不尽相同。狼头人,混得很出色,它们可以集体协作,善于像部队那样行动,很快把竞争者——非洲的恐狼、剑齿虎驱赶出去。
牛头怪和马头怪不怎样,团结协作能力不足,不能下死心一致对外,再遇到强敌的情况下,为了保命,会选择牺牲弱小的成员,它们吃素的,种群发展不起来;
象鼻怪和狮头怪算是不成功的,制造的数量不多,没有一定数量的种群注定是要绝种的。
妖怪除了狼头人,其它的几乎是不成功。
最后是第三代试验品——天使人,还好,也算是成功的。
没有多少年,这些会飞的大猴子已经逐渐抢占了狼头人霸占的很多地盘,他们几乎成了非洲这一地区的统治者。不过他们表现的好像过于贪婪,跟无形人越来越像,这一点好像是个缺点。
不过,无形人喜欢跟自己像的生物,他们搞了这么三批实验,最终制造出天使人这样的生物出来,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有目的,他们想借助天使人的身份留在地球。当然,他们也是顾虑重重,自私自利的天使人没有多少有信仰的献身者,所有作为移花接木计划的、灌装实验的无形人要么是罪犯,要么是底层百姓,这些人对上层阶级是怨恨的,尤其是贵族和长老会,因此他们只会表现出暴虐等负面情绪,甚至不服管教,逃跑到了伊比利亚半岛以及地中海盆地等边远地区。
从这个方面说,端木的成功与否还有待时间考验,也有待于真诚的献身者。











